教育部发布十措施促学生心理健康
缓解考试升学焦虑 落实“体育每天2小时”

发布时间:2025-11-05 期号: 1871期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宋 迪)  近日,教育部发布《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提出有效缓解学生考试升学焦虑、全面落实“体育每天2小时”等措施,持续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其中,为有效缓解学生考试升学焦虑,教育部提出将有序推进中考改革,加快扩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开展均衡派位招生试点;同时,要求各地规范考试管理,减少日常测试频次,合理设置考试难度,不得以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中小学校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和挫折教育,提升学生适应环境、调适情绪、应对压力等方面能力;此外,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严控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

  围绕运动不够、睡眠不足、网络沉迷等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产生普遍影响的突出问题,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全面推行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政策,鼓励推行“课间15分钟”,通过体育锻炼释放压力、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在保障学生睡眠方面,中小学校不得挤占学生睡眠时间,同时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习惯,指导家长安排好孩子的作息,并将睡眠纳入健康监测与教育评价体系。为规范管理学生带入学校的智能终端产品,教育部还强调,中小学校要严禁学生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

  此外,教育部特别提出,各地要落实关心关爱特殊学生群体、建立监测预警和干预机制、推进实施全员育心制度、优化校园心理支持环境、培育家庭和谐亲子关系等相关措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此次教育部以“小切口”为突破,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突出问题和阶段性特点,制定了十条具体措施,是为了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