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考试院日前发布《关于做好北京市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2025年北京高考报名将于2024年10月25日启动,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提交报名申请、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和报名资格现场确认。
5种人员不得报考
要参加2025年北京高考,考生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考生要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或符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制订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2〕62号)《北京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5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京考高招〔2024〕 16号)规定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或在北京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人(须持北京市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5类人员不得报名: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考)的应届毕业生;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考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因触犯刑法受到刑事处罚、尚在处罚期内的。其中,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相关负责人提醒,因升学原因将户口迁入北京市集体户口的学生,体育类中专校集体户口的应届毕业生,只能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艺术类中专校集体户口的应届毕业生,只能报考组织专业考试的艺术类专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能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
4类考试与高考同期报名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体育专业考试、英语听说考试、外语(非英语)听力考试报名将与高考报名同期进行。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有关负责人提醒,符合条件拟报名参加相关考试的考生须选报相关项目并缴费。相关考试安排已出炉。
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将于2024年11月30日起陆续开始考试。
第一次英语听说考试将于2024年12月举行。
第二次英语听说考试将于2025年3月举行。
体育专业考试将于2025年4月举行。
艺术类专业6科类实行全市统测
全市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包括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6个科类,戏曲类实行省际联考。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有关负责人提醒,考生可在上述7个科类中选择一类填报,各科类之间原则上不得兼报。同一科类内的不同专业方向可以兼报,音乐类考生可以兼报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表(导)演类考生可以兼报戏剧影视表演、服装表演、戏剧影视导演。对具有其他专业特长及潜质、确需兼报不同艺术科类的考生,须在2024年11月4日17时前向报名单位提交申请,通过相关审核程序后方可兼报。
报考类型分为“统考”和“单考”
报考考试类型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以下简称“统考”)及单独招生考试(以下简称“单考”)两种,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只能报考统考,其他考生可任选一种。
统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参加本科录取的考生还须根据拟报考高校(专业)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本科录取考生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成绩和选考的3门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按《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录取总成绩方式的通知》要求折算后的成绩)构成。
高职(专科)录取采用“统考+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招生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成绩组成,招生高校根据各专业培养需求从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8门)中选定2门或3门,考生相应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合格方能投档。不参加本科录取只参加高职(专科)录取的考生可以不报考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
单考考试科目的设置采取“3+X”的模式。“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公共文化课;“X”指招生学校根据不同专业要求设定的综合专业课1科或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2科,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由招生学校自主确定,并根据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组织命题、考试和评卷。考生若只参加“高职自主招生”,请选择“单考”考试类型并选定“不参加公共文化课考试”。
选报学业水平等级考科目时所选科目均须通过合格考
统考考生在选报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时,所选报科目须已通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2019年及以前的会考成绩须不低于C等级,京外高中就读考生须通过北京市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认证)方可报考。
拟选报科目未通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可报名参加2025年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通过后于2025年3月4日至6日向高考报名单位申请补报或调整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
高考报名同时采集部分照顾政策资格考生信息
高考报名的同时将采集部分照顾政策资格考生信息,符合相关照顾条件的考生须在报名资格现场确认时提供相关信息及证明材料以供审核确认。
网上报名时采集的照顾对象包括:烈士子女;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
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的5A级青年志愿者等考生须在高考报名现场确认时填写申请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其他照顾类型由相关部门审核并提供名单,不在高考报名时采集。
报名缴费标准及网上缴费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