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新中考改革  发挥教育育人功能

发布时间:2023-12-18 期号: 1746期

把脉“双减“(二)

对标新中考改革  发挥教育育人功能

近日,北京市教委公布《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对标新一轮中考改革方案,按照“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载体”的总体思路,优化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充分发挥考试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的作用,让教育回归育人,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让学科教学摆脱考试的僵化束缚

日前,本市出台中考改革方案,发挥考试评价的“指挥棒”作用,让学科教学摆脱考试的僵化束缚,回归到该有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式上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对于“双减”而言,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大。此次改革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分成考试、考查和考核三类,以减轻学生中考压力。这引发了部分家长的担忧:一些非考试类科目如化学,在初中是考查科目,以等级呈现,不计分,但到了高中就变成计分考试科目,还是较为重要的高考选考科目,如何保障初中非考试科目的教学质量以及初高中的衔接?对此,市教委主任李奕表示,这其实也是此次考试评价改革真正的核心点。

此次改革有6科考试方式发生改变,除化学、地理、生物学和历史这4科改为等级考外,还有道德与法治改为开卷,体育考试向前延伸并适度增加分数。这些都是在发挥考试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例如,初中化学初三才开课,在初中各科目中课时最少。以往学生在有限的初三化学学习中要快速记忆知识,但化学这个学科实际上是基于实验的一个自然学科,和物理一样。学生未来要想和高中化学衔接好,仅靠记背化学反应式和现象是不够的,要真正对化学学习感兴趣,掌握这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基于实验探究,能够找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个化学学习的思维逻辑等。

中考改革的调整并不意味着不计分就是不重视。今年10月和11月首先在全市推行的质量月活动,就是面向4科考试方式有转变的学科开展的。市教委不仅要求相关课时开足开齐,更看重老师的教学重点、孩子能力培养的重点是不是做到了有效调整。改革对考试的“指挥棒”做了调整,解除了“束缚”做了调整,教师可以拿出更多时间从容地让孩子动手实验,让其真正感受到学科的魅力。与此同时,此次改革建立制度保障,将诸如化学学科的实验教学纳入考试,并在实验教学的检测中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空间,在初三短暂的教学时间里,把真正有这方面爱好和特长的孩子培育起来。体育学科更是如此,市教委下大力气、下大决心把体育的要求向前延伸,时间增长,但标准下调了,以此引导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

 

让评价改革奏响协同育人交响乐

此次中考科目调整,实际上是本市加大教育系统内部教学考试评价等系统的优化,从根源上减少需求驱动。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还是加大校内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和针对性,满足孩子的个性化需求,真正把校内供给质量逐步提高,同时把教、学、评的系统理顺,让孩子的学习效率更高,减少其过重的负担,逐步完善“双减”的后半篇文章。

在义务教育阶段,不仅是中考,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包括每一堂课上的即时教育评价,对孩子而言都是“指挥棒”。三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整个教育评价的改革、对全社会尤其是对教育系统育人的方向做了明确规定。因此,教育评价作为“指挥棒”,指挥着育人模式和最终的育人目标。

“这个‘指挥棒’不是简单地指出方向,更像交响乐团里的指挥棒,指挥着不同乐器奏出不同的和弦。”李奕说,中小学一共有15个学科,每个学科开设的时长、教学方式、课程目标各有所异,分别承载着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责任,最终要实现“五育”并举,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各方要形成合力,在义务教育阶段用好教育评价这个“指挥棒”。例如,体育课要持续关注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而不是仅仅关注初三体育现场考试最后的30分;同时,关注是否需要增加体育课、增加体育老师,要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共同体。这个“指挥棒”甚至还要指挥好家校社协同育人,如孩子怎么吃饭怎么睡觉、出现家庭矛盾亲子间如何沟通等。

去年9月颁布的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中,专门有一个板块提出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了解并掌握学科的过程性评价以及阶段性评价方案指向,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教师不但要会教,还要关注孩子怎么学,更要会评价。今年暑期,北京教育系统开展的大规模全体干部教师线下实训,对教师基本功进行了系统培训。年底前,本市还将推出一批好课程、好老师、好评价、好作业的典型,进行年度总结,并在今后建立常态机制,确保教育评价改革能够真正得到深化,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

 

让“多渠道”“新载体”引导升学风向

  近年来,为让本市学生在初高中升学过程中更多地在集团内形成连续培养,市教委通过“多渠道”“新载体”在升学模式上做出调整,尽可能使学生就近完成9至12年的基础教育。李奕表示,这对学生的爱好和个人成长是有连续性支持的,也便于早期发现并持续支持其个性、爱好和特长。

此次中考改革,也给学生和家长传递一个信号,未来中考配套的中招政策将有更多的升学渠道,而不仅仅是依靠分数。通过多渠道,中考的分水岭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弱化,让它只是一个问题的诊断和平时教育教学的指挥棒,指挥该往哪个方向学、往哪个方向教。

此外,本市将进一步扩大高中教育集团、教育联盟和学区的作用,使之成为新的育人载体,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如此,学生可能考上的不再是一个单体的学校,而是进入一个教育集团或教育联盟,在这个联盟中会见到更多同伴,听到更多老师的课程,参与更多活动,使得过去以单体学校作为育人的载体,变成更大规模的集团办学。

   李奕说,以中考改革为起点,北京推进基础教育系统改革,目标是加强有组织育人体系构建,以高质量教育服务实现高质量育人。改革的标准,就看是否有利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见效,是否有利于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是否有利于大中小一体化协同育人,是否有利于引导全体教师聚焦基础教育生命线,是否有利于减负增效支撑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