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教育是这样的

发布时间:2022-06-01 期号: 1638期

李春忠

 

  秦统一后实行“焚书坑儒”,除《秦记》以外的各诸侯国史书和民间私藏的《诗经》《尚书》及诸子百家著作全部焚毁。还采取了“书同文”、废除私学等举措,大兴教化之风。《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登临泰山周览东疆时,刻石立碑,其文曰:“皇帝圣明通达,既已平定天下,毫不懈怠国政。每日早起晚睡,建设长远利益,专心教化兴盛。训民皆以常道,远近通达平治,圣意人人尊奉……教化所及无穷,定要遵从遗诏,重大告诫永世遵奉”。这说明秦始皇为长治久安而重视教化之功。同年,秦始皇在《琅邪台刻石》中明确提出要“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六亲相保,终无寇贼。欢欣奉教,尽知法式”。此与荀子的隆礼重法、人而能群、分等级而治的思想完全吻合,可见秦始皇重视明人伦、讲仁义、君臣父子、长幼尊卑的儒家伦常的作用,并以此作为教化的内容。

  西汉初年,今北京地区四度为燕王国,以蓟为都城,燕王先后有卢绾、刘建、吕通和刘旦;四度设为广阳郡,以蓟城为治所。蓟城始终是北方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各民族聚集地区。在汉初无为而治政策影响下,各学派士人游说诸侯国之间,谋求仕途。汉代统治者也清晰认识到教育所能发挥的重要政治功能,《汉书·礼乐志》载“是故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天下尝无一人之狱矣。”在都城建立太学实行教导,在基层设立庠序进行教化。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行”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根据董仲舒的提议,在教育体系中专门设置了学官,主管教育工作。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都城长安建立太学,由五经博士任教官,还“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汉书·董仲舒传》载“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汉元帝时,明确了郡国学校学官的地位,据《汉书·儒林传序》载“元帝好儒,郡国置五经百石卒史”。汉平帝时,学校设置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据《汉书·平帝本纪》记载:“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儒家经学教育从中央太学直到基层形成了官方教育体制,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据《汉书·食货志》载“余子亦在于序室。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入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其有秀异者,移乡学于庠序;庠序之异者,移国学于少学。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于天子,学于大学,命曰造士。行同能偶,则别之以射,然后爵命焉。”由此可见,汉代对入学有了具体年龄的要求:八岁入小学,主要学习天干地支、地理和筹算及家中长幼的礼节;十五岁进入大学,学习前代圣人的礼乐及朝廷中君臣的礼仪。东汉时期,基本沿用了西汉的教育体系,地方教育得到一定发展,出现了“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

  汉代官学的主要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即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据《汉书·儒林传》记载“言《易》自淄川田生;言《书》自济南伏生;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燕则韩太傅;言《礼》,则鲁高堂生;言《春秋》,于齐则胡毋生,于赵则董仲舒”。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学习儒家经典,淄川田生讲《易》;济南伏生讲《书》;讲《诗》,在鲁是申培公,在齐是辕固生,在燕是韩太傅;讲《礼》,则是鲁高堂生;讲《春秋》的,在齐是胡毋生,在赵是董仲舒。韩太傅就是汉初活跃于燕赵的著名儒学思想家和经学教育家韩婴,他是汉文帝时的博士、汉景帝时的太傅。他学识宏博,精通《诗经》并兼长《易经》。当时的燕赵地区研究《诗经》的人多以韩说为宗。他认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君子谋之,则为国用。故动则安百姓,议则延民命。”在他看来,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不仅事关个人的成就,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因此“君子务为学也”。他认为国家应该肩负教育的责任,强调“不学而能安国保民者,未之有也”,把教育视为安邦治国的根本。在教学方法上,韩婴主张因材施教,对于嘴里贪图美味、心理贪图安逸的人应该“教之以仁”,对于心里想着安闲、身体却忙得止的人应该“教之以恭”,对于胆小怕事的人应该“教之以勇”,对于品行不好的人应该“教之以义”。韩婴还主张师道尊严,他认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只有教师受到尊敬,他所传之道才能得到民众的尊重;道得到尊重,人们才会懂得敬重学业。韩婴的教育活动影响很大,“徒众尤盛”。到东汉末的数百年间,韩学始终受到朝廷的重视。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不仅建立了官方教育体系,也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东汉时期私学更是高度发展昌盛。这一时期北京地区的私学不乏典型之举。如卢植因董卓乱政,他直言反对,被罢官,于是“隐居上谷军都山,立学肆(学校)教授,好学者自远方而至”。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