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家当四壁书

发布时间:2022-04-24 期号: 1628期

  编者按:

  今天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自1995年设立至今,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一直陪伴全世界的爱书之人,促进了越来越多人投身于阅读和写作之中。“室雅何须大,书多满屋香。”当下,读书已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通过阅读,能够得到隽永乐趣,收获恒久动力。书中有人,人在书里,书人合一。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人与书的深切羁绊。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李岫泉

 

  儿时的我有一个梦想:床上床下都是书,晚上就躺在书堆里睡觉。那时候能弄到书看不容易,一本书借来借去,不知要辗转多少人的手,故此我已数不清看过多少没头没尾的书。上大学后,我仿佛饿汉上了餐桌,饥不择食,顾不上甄别鉴赏,一味地往肚子里填塞,以一天一本的速度吞咽着。算来我大学四年读的书,比之后近四十年的读书总和还要多。后来有钱买书了,但大多都是购买读过甚至读了几遍的,主要起收藏作用。正是“书非有借不能读,非读过不能买”也。

  几十年下来,我购书满架,床头床脚都是,可以实现书堆里睡觉的梦了,然而,我终究未能免俗,随着生活条件变了,梦想也变了,变到读一本书都要有点仪式感:丝瓜架下,一爿根雕茶桌,一把藤条圈椅,一杯普洱熟茶,阳光从棚隙间漏下来,斑斑点点筛落在书页上。而我,捧着书打盹儿。多么美妙的画面啊!当然,这画面迄今还只是一个梦。

  宋真宗劝人读书,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大多是从功利主义出发,季羡林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这是从精神层面生发出来的感慨,境界就高了一层。而我开始酷爱读书,似乎只是因为书籍自带的一种魔力,让我着迷,让我难以自拔。

  认真分析我当年如饥似渴地阅读,就如骆驼食草,先吃进去,再反刍,这符合读书的规律。读书第一步,就是多读。读的多了,底子厚了,就有了比较鉴别的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所理解的是,这话有三个层面的意思:熟读唐诗一百首,你就知道什么是诗了;熟读唐诗二百首,你就可以评价诗歌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你就会作诗了,出口可以成章,触景可以吟唱。

  所以,读书破万卷,乃读书第一境界。

  读书第二境界是研读。研读往往出于需求,目的性强,时效性强,劳动量大。这种从实用出发的阅读,往往是单调、枯燥、疲劳、焦虑的,令人生厌。我相信很多人都在研读过程中产生过放弃的想法。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高层次阅读,非安贫乐道者不可得。这里的读书之乐在于发现,仿佛在幽深昏暗的隧洞里摸索,每一点光亮都足以叫人手舞足蹈,正如陶渊明所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也是《论语》中所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就是读书第二境,因为乐道而读书。

  乐道是阅读持久的动力。工作四十年来,我之所以没有间断阅读,正是得益于专项研读。为做“语法系列讲座”“修辞系列讲座”“逻辑系列讲座”“写作指导讲座”,我做了大量的理论阅读和资料查阅,每天灰头土脸钻图书馆, 成了众人眼里的“老学究”。《文言实词精解》《魏晋名士嵇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几本著作,海量阅读,“穷究其所由生”,更使我近二十年不曾中断阅读。其中乐趣用王国维“三境界”说的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形容最为恰切。

  此二境只是读书的初级境界,距我梦想中的“闲读书、读闲书”境界尚远。但尚远有多远呢?这就要看我们前进的步伐了。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