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椿”与“吃春”

发布时间:2022-04-20 期号: 1627期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 孟 勐

 

  谷雨前后,田间秧苗初插,作物新种,又到了吃椿芽的时节。

  “吃椿”吃的是一个“鲜”字,而椿芽的“鲜”要从两个方面说起。

  第一,椿芽是典型的季节性食材,人们要赶在阳春三月的小段特定时间里,起早贪黑地“打椿芽”。时间稍有耽误,椿芽长成了椿叶,其味道也就变得寡淡而不可食了。古时人们常说“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生木质”,描绘的就是这种特性。在没能实现规模化种植的古代,“打椿芽”是一件颇为紧张的活动,忙碌几天下来,仅能获得为数不多的收成,于是椿芽也就显得鲜少而金贵。

  第二,椿芽的风味独特,新采下来的椿芽呈红青色,不过大半拃长,聚齐了“嫩、腴、脆、香、鲜”5种口感。有人描述椿芽的味道是柑橘、丁香和樟脑混合体,它不同于任何一种花香或果香,3种猛烈的味道在芽叶间被充分中和,变得柔美而醇厚。对于美食家而言,椿芽的最佳食用方法是清拌豆腐,这样方能最大程度保留其鲜味。汪曾祺就曾给予这种吃法极高的评价——“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在民间,关于“吃椿”,有一个更为形象的说法叫“吃春”。

  “吃春”表面上说的是食用春季的时令果蔬,但其背后蕴含着仿佛要把整个春天都吃进肚子里的生猛与快意。虽然豆芽、蒜苗、豆苗等春芽都可以成为“吃春”的对象,但千百年来,人们最为钟情的“吃春”显然还是“吃椿”。从某种意义上讲,椿芽已经成为中国人味觉记忆中有关“春”的象征,那些与天气回暖、万物复苏、草木抽芽相联系的感官体验,都能在一碗新采的椿芽里得到完美诠释。或许只有在这个时节里,香椿能够超越一种树木或食材,而成为劳动人民对一整年美好生活的理想与期待。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