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渡难关

发布时间:2021-11-04 期号: 1585期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教师  张艳丽

 

  我们班里有个淘气的小男孩。他时时刻刻都停不下来,就好像有“多动症”。上课时的他会一边听讲,一边抠指甲,或者一边写题,一边变换坐姿扭来扭去;做操时的他不能安安静静地在队伍里站着,总要动动手脚才舒服;他还曾放学不回家,偷偷在操场打篮球,饿了便翻墙出去买零食。有门不走,非要翻墙,全然不顾个人安危……关于他的“光荣事例”不胜枚举。我也曾多次找他沟通,但收效甚微。可是就这样一个淘气好动的“小淘气”这两天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打不闹不说话,招牌笑容也消失了。虽说这样的他比以前乖巧安静许多,我几乎不用再为他的安全问题操心,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心里有种隐隐的不安。

  一天晚上,我正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这个电话打破了平静,它不仅道出了“小淘气”产生变化的原因,也让我的心跟着揪了起来。打来电话的是孩子的姥姥。开始时,老人家的声音很平静:“请问是张老师吗?我是xxx的姥姥,我想跟您说点事。”听到这两句话时我还有点诧异——这两年来一直都是孩子的妈妈与我联系,今天怎么突然换成姥姥了呢?就此,我也对她即将要说的事情产生了一丝好奇。“孩子的爸爸在前两天去世了”,她顿了一下,声音也止不住哽咽了,“您能不能帮我们多照顾一下孩子?孩子妈妈已经崩溃了,躺在床上吃不下东西,还一直哭……”话还没说完,电话那头的姥姥已经哭得不能自已。电话这头的我,脑子里空空的,当下一时不知如何安慰。同时孩子最近的表现在我脑海里飞速闪过,我好像突然理解了孩子的安静和痛苦。我小心翼翼地安慰着孩子姥姥,生怕说错一个字让她更难受,所以只能不住地安慰她要节哀顺变,也答应她会好好照顾“小淘气”。挂电话后,我想了很久,觉得要尽自己的全力为这个孩子做点什么,帮助他度过这个难关。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失去父亲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沉痛的打击!这意味着他被迫失去父爱,逼自己快速成长为一个小男子汉来照顾妈妈和家庭。面对亲人的离去和家庭的变故,孩子肯定难以接受。他之所以变得安静一定是因为心里难受,不知道自己将来的路该怎么走。这个时候,他很需要老师和家人的帮助与陪伴。我决心尽我所能帮助他排解丧父之痛,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

  于是,我首先装作不知道这件事情。同时也做好了保密工作,不让班里的其他孩子知道这件事情,以免在无意间给“小淘气”带来心理上的伤害。在课上我尽可能地给“小淘气”发言机会,并在他答对时给予鼓励;下课后我装作不经意地找机会陪他聊聊他最喜欢的游戏以及其他爱好。几天后,“小淘气”话渐渐多了一点。虽然偶尔还是表现出闷闷不乐,但从最开始的一言不发到现在的话明显多了一些,也是个可喜的变化。正当我为他的转变而高兴时,我发现他的状态又发生了转变。在课间,他总是频繁地和同学们嬉笑打闹;有时聊天聊到他感兴趣的话题时,他还会夸张地大笑,看起来就像完全没受失去父亲影响的一般。我总觉得他的笑容和行为里隐藏着不为外人知道的心酸与无奈。我的心中有些不安,决心再观察几天,找出原因。

  一天晚上放学后,“小淘气”突然到办公室找我,并对我说:“老师,我有事没告诉您,憋在我心里好久了。我家里出事了。我爸爸在两周前去世了。”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本以为,孩子讲出实情时我的心中不会再起任何波澜,毕竟我早就知道这件事了。但听他亲口说出这些话时,我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经历了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你最近都表现得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呢?”我问道。“我这是在强迫自己坚强。爸爸走了以后,我是家里唯一的男人,我要照顾妈妈和姥姥。如果我一直消沉下去,妈妈肯定会担心,也就很难走出阴影。在学校里,我也不希望别人可怜我,只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听完这一席话,我开始有了波澜。没想到平时看起来无忧无虑的“小淘气”原来这么懂事,这个小家伙着实让人心疼。“那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妈妈,也要学着接受这个事实。老师知道你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一定要坚强。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忙的你就说话。”“老师,我真的很感谢您这段时间给我的帮助。姥姥告诉我,您很早就知道这件事儿了。我知道您为了保护我做了很多。我也在慢慢接受这个现实,真的特别感谢您在我最脆弱的时候给予我的帮助。”“小淘气”突然变得这么严肃我还真有些不习惯,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思考了一会,我说:“既然你都知道了,那就答应我一个条件作为报答吧。我希望你能努力学习,以更加优秀的自己让妈妈和姥姥更放心。”“好,我答应您。”在明媚的阳光下,我和“小淘气”达成共识,都露出会心的笑容。

  之后的一段时间,“小淘气”开始努力学习了。作业和课堂表现进步都很大,参加班级活动也很积极,就连招牌笑容也回来了。这情况远比我预想的要好很多,孩子的自我修复能力真的不能小觑。经此一事,我也在默默反思,发觉给孩子最好的疼爱不应是锱铢必较,也不应是咄咄逼人,而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默默陪伴,陪他们一起共渡难关。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