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语文课本去远行——嘉兴粽子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1-06-15 期号: 1563期

北京市第一中学教师 吴增然

 

  又到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想起小时候,北京最传统的端午节习俗就是吃粽子。端午节前一天,母亲一早泡好一大盆江米,然后洗枣、洗粽叶,下午下班后,忙完晚饭,又赶紧包粽子,蒸粽子。记忆中端午节的早晨,我总能吃上带着苇叶香气的小枣粽子,蘸着细细的白砂糖,心中的满足感无法用言语形容。

  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中写过老北京沿街叫卖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枣的,有不加枣的,摆在盘子里齐整可爱。

  长大后,读到唐明皇李隆基的诗词《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时,我才知道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一根线上串起大大小小的九个粽子,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中华民族粽子的品种竟像四季盛开的鲜花一样,花样繁多,各具特色,这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起了粽子。

  后来,在一场烟雨蒙胧之中,我来到了素有“粽子之乡”美誉的嘉兴,站在 “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门前,一则对联映入眼帘:“老老嘉兴故事,真真粽子传人”。上世纪20年代,冯昌年在嘉兴老城张家弄开办了“真真老老五芳斋”粽子店,用油纸包装,以区分其他家的粽子,首创了品牌的概念,因此被称为“嘉兴粽子之父”。后来这个品牌在解放后注册时,名字与国营“五芳斋”同名,遂改成今天的“真真老老”粽子。

  在嘉兴地区,流传着古老的民谣:“南门大粽子,西门大靴子,北门米贩子,东门叫花子。”“未吃端午粽,夹袄勿可送。”可见嘉兴粽子与嘉兴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粽子已变成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美食。

  对“糉”的文字记载,最早大概见于东汉经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了, “糉,芦叶裹米也。” 用“粽”字代替“糉”,是在我国汉字改革之后。晋朝周处的《风土记》也曾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角黍。” 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也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我国的先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多以小枣、豆沙为馅料。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多用糯米做成,有些北方农村则习惯用黄米为原料,而内蒙古牧民则用刚挤的鲜奶搅拌糯米,做成奶香粽子。

  和北方粽子最大的不同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预先用稻草灰汤浸渍,再与肉馅一起蒸。广东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广东人把鲜肉、板栗、咸蛋黄、冬菇、虾米、瑶柱、栗子、花生、鸡肉、鸭肉、叉烧、绿豆等包进粽子。这样的粽子咸中带甜,食材的鲜美和甜味交织在一起,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回味无穷。

  南方的粽子与北方比,做法复杂,馅和形都是变化多端,但相同之处都在于就地取材,顺应时节。五月是北方苇子叶肥硕新鲜之时,人们用它包裹粽子,清香的味道四溢,因为苇叶窄,所以棕子的形状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而柊叶只生长在岭南的广东、海南、广西等地,被用作裹粽的粽叶,粽子的形状通常是三角锥状或方锥状;中原地区包粽子的叶子多为槲叶,包出来的粽子呈长方体;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俗称“徽州伏箬”,含有特殊的香气;汕头人包粽子多用清香的竹叶。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不同地区的人们选用粽叶的品种不同,但对美味与形色的艺术追求却是相同的。

  博物馆中有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种类的粽子,摆放在展台上,精彩纷呈,各具特色。云南竹筒粽、广东裹蒸粽、武汉卤藕肉粽、厦门烧肉粽、潮汕双拼粽、广式荷香粽、北京小枣粽、沈阳葡萄干粽等。它们是人们在用智慧诠释中华粽子历史与文化的内涵。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成为了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粽子千百年来作为先人智慧的结晶,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如果说唐诗宋词元曲如同中国人的血脉,滋养着华夏民族的人文气质,那么端午节中小小的粽子则是承载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历史,它不但是屈原的精神在延续,更是中华爱国精神的传递。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