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翰林院

发布时间:2009-02-23 期号: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硕士生  李晓光

      在中国历史上,曾长期存在着一个学术和政治并重的特殊官署——翰林院。尽管其地位在不同朝代有所波动,但性质却无大变化,伴随着封建时代后期一直到与封建制度一同消亡,历经一千二百多年,只比著名的科举制度少几十年,可谓科举制的亲兄弟,共同支撑起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仕儒体制。翰林这个词的意思,即文翰之林,意犹文苑。翰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文学家扬雄的《长杨赋》。翰林院从唐朝武德年间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除文学之士外,医卜、方伎、书画,甚至僧道等皆可入选,以待诏于院,史称“翰林初置,杂流并处”。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翰林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是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士人群体。明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翰林虽然地位清贵,却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正是因为如此,不同以往的翰林院,在明朝官场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明代有这样一句话形容当时的翰林院景象:“翰林之盛,前代绝无也”。然而,按品秩,翰林院不过是一个五品衙门,尚不如一个地方的府级单位,但其政治上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绝不是其他同品级部门所能比肩或代替的,尤其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具有的特殊功能,反映了明代政府对政治人才尤其是高层政治人才培植的高度重视和用心经营。
      从制度上讲,明代翰林院是朝廷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咨议政事的机构,翰林官的主要活动多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从事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然而,自天顺朝以后,出现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奇怪现象。这种现象足以说明,翰林院既是明代通过科举考试汇集优秀人才之所,又是明代高层政治人物的输出之所。
      明代科举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等为翰林院庶吉士,取得翰林院的预备资格,三等则委以地方基层官吏或其他职务。可见,能够直接进入翰林院的,实则仅科举进士名列前茅者。对于这样一批人才,朝廷高度重视,精心培植。翰林院的日常活动,既是履行其处理政事的职能,同时更具有锻炼能力、增长见识的意义。譬如,以皇帝名义颁发的各种诰敕本应阁臣起草,但实际上一般性文件多由翰林代笔,这项工作有助于翰林官适应政务、加深阅历、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熟悉;对明代历朝实录的编写一般由阁臣领衔,翰林负责实际编修,这项工作加强了翰林官对前朝政典故事的深入了解;而在经筵侍讲中,翰林官又因此而不断熟悉朝廷仪制和国家要政;同时由于经筵讲读而形成的亦君臣亦师生的关系,成为翰林官在院期间或日后为官主政时启沃君心、对皇帝施加影响的重要条件。此外,翰林官有着更多的亲炙鸿儒、接近权要的机会,又能饱览史料邸报,参加某些重要会议,便于对政局时事获得具体而深入的了解。这些都使翰林学士不断积累政治学识和经验,提高政治素养为日后为官做好准备。
      由此可见,明代翰林院远非普通的文职机构,作为国家重要的育才、储才之所,在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对明代翰林院的储才功能颇为赞许,认为明代进士进入翰林院,一面读书修学,一面获得许多政治知识,静待政府的大用,翰林院成为一个储才养望之所。明代的许多大学问家、大政治家都是翰林出身,他们并不是只懂八股文章,其他方面也多有优长,而且多负有清望,是朝廷着意培植的人才。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