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老师

发布时间:2010-01-16 期号:

人大附中高一生  许 笑


  记忆里,我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画。老师是兄弟俩,都姓赵,一个是“老赵老师”,一个是“小赵老师”。俩人都有四十岁上下,老赵老师教素描和色彩,小赵老师教水墨画。
  记得老赵老师的素描教室挺大,能坐四五十人。印象很深的是夏天,那教室里没电扇没空调,很热,于是我画着画着就突然爆发了,把笔一扔,喊:“闷热闷热的啊!”接着哇地哭了。老赵老师看看爆发的我,他没有爆发,只是赶紧放下笔,笑眯眯地走过来,把我抱起来,哄着我说:“不热不热哦,咱们去外面凉快凉快。”然后抱着我出门转悠,转悠半天,我不哭也不闹了,再把我抱回屋。等我长大了,这事就成了老赵老师经常讲给同学们的笑料。
  后来老赵老师把教室搬到了自己家里。教室最前面往左一点是一个两层的儿童床,老赵老师就睡在那儿。到上课时间了,老赵老师就把鞋一脱,爬上他儿童床的二层,摇一摇粘在天花板上的风铃,冲我们喊:“打铃了!上课了啊!”他还买了好几支半米长的巨大铅笔,上课就拿着个大铅笔在上面画,还举着跟我们说:“学生用小的,老师得用大的。”所以上老赵老师的课,经常是欢声笑语的。
  小赵老师一头长发,我们开玩笑地说,他跟个疯子似的。他的国画课,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课。每次上课他都不规定内容,让我们自己随便画。所以我就得以自由发挥,想到什么就画什么,经常弄得墨汁到处都是。小赵老师在我们画画的时候来回走动,要是看我画得好了,就连连夸我,捧着我的脸上来就亲一下。也有时候他会提出一些意见。他会说:“你看这儿哈,你应该稍微、稍微……就再那么那么一点儿。”他也知道他对一个这么小的孩子用专业术语也说不明白,就干脆问我:“明白吗?”我就点点头,上去就画一笔。小赵老师大叫:“对对对,就是这样!哎呀太好了!”兴奋得手舞足蹈,长发也乱得落在了眼睛前面,还直叫我“小师傅”。当时的我,还看不出自己画得有多好,只知道画了高兴,直到现在才看出自己的画里一直藏着的韵味。
  到了小学二年级,我停了画画的课,离开了两位老师。
  都说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的确,孩子的身上有着独特的灵感和智慧,即便他们自己从未感受得到。老赵老师的“上课铃”、大铅笔、儿童床,小赵老师口中的“小师傅”,不就是对这种灵性的追寻和珍视吗?
  感谢我的两位老师,是他们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用他们的鼓励和爱,让我绽放了作为一个孩子应有的艺术天份。不仅如此,他们还让我保留了孩童的灵性,给我艺术家的敏感、乐观,使我不论何时,都保持着对生活的好奇心。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