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节与团圆饼

发布时间:2010-09-21 期号: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萧 放


中国节日时间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节期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月中时节的满月,常给人以圆润丰满的美感,中秋之夜是一年中最迷人的月夜。农历八月十五,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玉露生凉,“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天上明月,人间情怀,人们围绕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
春节、端午、中秋是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其中中秋节形成最晚,在汉魏民俗节日体系形成时期,中秋节日尚无踪迹,唐宋时期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出现,明清中秋已上升为民俗大节。中秋节虽然晚出,但它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汉魏
日月这两大天体,在古人的观念中代表着世界的两极。月为“夜明之神”,它与太阳同辉。“祭月”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信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在“绝地天通”之后,像日月这样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王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自然是无缘祭享的。月亮对于平民来说,是一种外在的神秘的支配力量,无法接近它,祭祀它。因此华夏文化系统内民间祭月的习俗,在汉魏时期不见著录,更不用说出现以拜月为中心的节日。

隋唐
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时代文化的进步,人们对天体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威。月亮对一般平民来说,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人精神浪漫、气质恢弘、亲近自然。唐朝虽没有中秋节日,但中秋赏月玩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人们将清秋明月视为可赏可玩的宇宙奇观。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张祜《中秋玩月》云:“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秋月常常引发人们感物怀人的情思,如白居易所说:“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

宋代
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以赏月为中心的中秋节俗的形成,大概与都市生活情境有着内在的联系。《梦粱录》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因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称为“月夕”。月夕之名,显然与古代秋分“夕月”有关。宋代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赏月的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宋人对月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世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不住宋人的伤感,常常发出“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浩叹。当然,这是敏感、多愁的士人的中秋。
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是世俗欢愉的节日。北宋东京,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市人纵酒度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市井贫民虽无富户铺张的财力,可过节的愿望十分强烈,“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宋代中秋夜是不眠之夜,主管治安的官员取消例行的宵禁,夜市通宵营业,“闾里儿童,连宵嬉戏”,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明清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现实的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中秋节俗的变化更是明显。
民间祭月习俗明代已经出现。据《帝京景物略》记载,八月十五日祭月。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这时已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人们在市肆中购买绘有月光菩萨像的月光纸,在家中设月光位于月出之方,向月祭拜,拜毕焚月光纸,将供品一一分送家人。清人沿袭了这一祭月民俗。此时与月神相伴的玉兔,在民间文化的塑造下,其形象更加生动。清初京城人用黄沙土作白玉兔,并施彩绘,“千奇百状,集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晚清人对玉兔也亲爱有加,称玉兔像为“兔儿爷”。本世纪初,民间径将祭月称为“供兔儿爷”。名称的这一变化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高悬的明月在近代百姓那里已俗化为可触可摸甚至可以把玩的物件。虽然人们依旧供奉它,但其已失去神圣的品性,成为一种世俗观念的表达。

供品
祭月有特别的供品。清代童谣云:“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瓜果与月饼是中秋的时令食品,也是祭祀月神的供品。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苏东坡曾诗赞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但从文献记载看,当时的节物重在尝新,如尝石榴、枣、栗、桔、葡萄等时新水果,饮新酒等,有“秋尝”的意味,还没有将月饼作为重要的节令食品。
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明人沈榜在《宛署杂记》“民风土俗”中说:“士庶家具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中出卖各式各样的果馅月饼,“巧名异状”,有的月饼一枚即价值几百文铜钱,可见其时中秋月饼的流行。明清江南以素斋供月,有老南瓜、菱藕、月饼等,旁边放凉水一碗,妇孺拜月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此俗来源于六朝时人八月中以露水洗眼的风俗。那时人们中秋时节相互馈赠的不是月饼,而是盛满百草露的眼明囊。

团圆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因为家族生活的关系,中国人有很强的家族伦理观念,重视亲族情谊与血亲联系。较早形成了和睦团圆的民俗心理。家庭成员的团聚成为家族生活中的大事,民俗节日就为民众的定期会聚提供了时机。传统年节不同程度地满足着人们团圆的要求。中秋为花好月圆之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事的团圆。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视为特别的“团圆节”。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前述宋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同时也因为在世俗生活中更加认识到家族社会的力量,因此人们在思想情感上对家庭更为依恋。秋收之际的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从而实现了对亲族关系的再确认。值得注意的是,中秋节民间尤其重视夫妇的团圆。出嫁的妇女中秋要赶到娘家与父母团聚,当天又必须返回夫家,与夫君团圆。俗语云:“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却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明月依旧,人心已非。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就是一部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