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眠的“德”

发布时间:2010-07-12 期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二学生  于松民


  在图书馆自习时,常遇有电话打来,跑出去接很不方便,因此我便选了个靠门近的位置坐下。
  图书馆的门是铁制的,门轴处有弹簧,会自动关上,所以进出时若不以手带门,轻轻关上,便会发出很大的声响。
  这一下午,随着大家的进进出出,门响了不知道多少回。开始时,我很是恼怒。后来这恼怒变成了不解:为什么如此简单的一个举动,这么多人就是注意不到?
  曾在一个同学的博客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安静的图书馆,偷得浮生半日闲。”这种超然快活的感觉,让我很羡慕,而我们多久没有过了呢?同样是在图书馆,心境却如此迥异。是匆忙让我们忽略了一些小事吗?
  后来,我写了两张纸条,“铁门声响,请从轻处理”,挂在了门内外的把手上,然后回到座位,继续留意着出入的人。之后,大概有连续的十多个人,出入时都轻轻地把门关好,不发出一点声响。可再后来,纸条掉在地上,没了提醒,铁门又时不时地响了起来。
  其实,大家都懂得出入轻轻关门不打扰他人的道理,可做法却不尽相同。如果把这内心普遍且客观存在的认识算做“德”,再把大家真正体现出来的行为算做“素质”,我们会发现,内心存在的“德”,在不同的环境、心境下,未必能以相应的“素质”表现出来。或许,现实生活中过快的生活节奏,过强的生活目的,不停追逐的过程,让我们对自己道德表现的要求降低,让一些原本存在于心里的“德”休眠了。
  休眠的“德”,只有别人看得见,这也使人们在行为道德层面上,彼此之间出现了很多误解。如果说做事的原则有两种,一是以自己的认识、感觉、想法为准,二是以行为会给他人带来的感觉为准。我们常常凭借着与生俱来的自信和所谓做人的信仰、原则、底线等严肃的字眼,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自己被他人误解,甚至觉得身边很多人都对自己怀有偏见。换句话说,我们总是看自己的“德”太多,看他人的“德”太少。我们对自己总是很慷慨,对他人却常常有些苛刻。
  落在地面上的那两张提醒大家轻手关门的纸躺在地上,没人理会,我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终于,一个女孩走过来,捡起,扔进门口的垃圾桶里。
  很高兴自己认识这个女孩,她的脸上常常泛着阳光,一如此刻。这个不经意的、无论大小的举动,却因为承担了一种无目的的责任,奉献了一片与利益无关的爱心,让我由衷地敬佩、感动。当然,不只为这个简单的举动,更为她醒着的“德”。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