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了逐步解决国家对基层建设的需要,各高校加强了对各领域服务基层建设人才的培养。北京一些高校面向高考生招收师范生、医学生两类公费生,受到许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那么他们在招生、培养以及就业有何特点呢?
▶ 什么是公费生?
2007年,教育部在部属师范大学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2018年调整为公费教育并扩展至医、农领域,正式确定师范生公费教育(以下简称“公费师范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以下简称“公费医学生”)、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俗称“公费农科生”)三类公费教育。
如果考生被录取为公费生,在校期间享受免学费等优惠政策。北京地区只有师范生和医学生两类公费生进行招生。考生在被录取后,会与学校及相关单位签订协议书。例如,公费师范生入学前要与学校、本市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北京市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书》(以下简称《师范生协议书》),毕业时,实行招聘学校与学生双向选择就业;公费医学生为订单定向培养形式,学生要在入学前与学校、就业各区卫健委签订《北京市定向培养医学毕业生协议书》(以下简称《医学生协议书》),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公费农科生旨在解决基层农技人才短缺问题。目前,该项目只面向山东、山西、吉林、四川等省份进行招生。
▶ 公费师范生:
招生专业多样
北京公费师范类专业按报考的类别区分,一般有普通类、艺术类和体育类三种类型。
目前,在北京招收公费师范类专业的院校主要包括首都师范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近几年,首都师范大学在传统师范专业招生的基础上,新增了心理学(师范)、舞蹈学(师范)、教育技术学(师范)、德语(师范)以及人工智能(师范)等专业。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臧强介绍,学校师范类专业在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均有招生计划。考生可以结合自身条件和专业报考条件,在一个批次或多个批次(段)报考师范类专业。
北京联合大学四年制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为汉语言文学(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音乐学(师范)、小学教育(师范)、科学教育(师范)、学前教育(师范)、应用心理学(师范)、特殊教育(师范)8个专业。其中,音乐学(师范)专业的志愿填报在本科提前批艺术类B段,特殊教育(师范)专业的志愿填报在本科普通批次,其余专业的志愿填报在提前批次普通类A段。
首都体育学院开设了体育教育(师范)专业,在本科提前批普通类A段招生。
由于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一般来说,有口吃、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等症状的学生,不宜报考师范类专业。有的高校公费师范生专业还对考生的高考单科成绩、身体心理等方面有明确要求,建议考生认真查阅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
这些在京招收公费师范生的院校,培养方案也有所不同。
臧强表示,首都师大对师范生按照优秀教师的目标制定培养方案,提供优良的教育教学条件,如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实践、教师资格证实施免试认定。
北京联合大学招办主任鲍桂莲介绍,学校调整了公费师范生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学校坚持以能力为导向,设计模块化课程,加强师资配备,推进小班化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学校公费师范生以及教育类研究生通过校内考核,可在校取得教育部颁发的相应学科《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毕业生执此证书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即可申领教师证。学校还创新了培养模式,建立高等院校与中小学联合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强化教育实践,统筹规划教育实践课程,构建包括师德体验、观摩见习、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学校还建立健全教育实践工作规范,探索“双导师制”,强化中小学教师对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指导。此外,学校还构建了多学科多专业的国际化培养平台,通过为公费师范生提供多种境外教学研修途径,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
公费师范生入校后是否可以申请转专业?对于有转专业意向的公费师范生,可按学校规定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
▶ 公费医学生:
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
2010年,教育部等5部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公费医学生工作实施意见》),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
根据《公费医学生工作实施意见》,免费医学生培养专业主要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公共卫生及医学相关专业,本科学制为5年。该类专业面向全市定向招收医学生,毕业后须定向分配到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目前,在京招收公费医学生的院校主要是首都医科大学。该校本科定向就业的招生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北京郊区定向)、预防医学(北京郊区定向)、临床医学(北京急救中心定向)。
首都医科大学定向就业专业均在本科提前批A段招生录取。在报考条件上,临床医学专业(北京急救中心定向)只招北京市户籍的考生,且选考科目须选择物理和化学。北京郊区定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和预防医学专业只招收定向单位所在区户籍的考生,不得跨区报考,选考科目须选择物理和化学。此外,在北京市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中,首都医科大学明确标明,该校本科定向就业的专业不招色盲、色弱、单色识别能力异常以及斜视、弱视等考生。
首都医科大学规定,本科提前批A段专业录取学生不能转专业,但在校期间确因健康原因不适合从事临床工作且本人愿意调剂医学相关专业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相关规定,参照学生当年高考成绩将其调整到符合录取条件的除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口腔医学类外的专业。
公费医学生通常采用订单定向培养的形式,承担培养任务的学校要根据农村基层卫生工作实际需求,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体现全科、中医药特色,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起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相关课程设置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相适应,除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外,还包含当地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地方病的诊疗防控、中医学(民族医学)常用诊疗技术和计划生育技术的内容。
毕业生要按国家规定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绩合格者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的学生,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医师执业注册手续,经注册后限定在所签协议区县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
▶ 毕业去向:
公费生就业、升学两不误
“毕业以后去哪工作”“能否考研”是每一位家长和考生在面对公费生专业选择时关心的问题之一。对北京考生而言,有公费师范生和公费医学生两个选项可供选择。这两类公费生在就业、升学等具体细节上略有不同。
公费师范生入学前要与学校、本市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师范生协议书》,承诺毕业后须从事本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满5年以上,但不确定具体就业单位。毕业时,学校实行在全市基础教育系统的双向选择就业。
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学生可申请在学校间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对于有未按规定时间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服务期限未满5年等违反教育协议的公费师范生,须退还在校期间享受的专业奖学金和培养费用。
公费医学生为订单定向培养形式。学生要在入学前与学校、就业各区卫健委签订《医学生协议书》,毕业后按照协议定向分配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服务,并承诺服务期限不少于10年。农业户口学生转为非农业户口。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但考生要注意的是,首都医科大学招收的临床医学(北京急救中心定向)专业需收取每年6000元学费。
根据《公费医学生工作实施意见》,公费医学生如有未能正常如期完成学习并取得毕业证书、毕业后未按协议书规定的服务期限从事农村医疗卫生工作、3年内未能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等情形,要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按照协议约定缴纳违约金。
针对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结束后继续深造的问题,招生院校也为公费生提供了不同的升学路径。
《公费师范生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公费师范生报考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并承诺硕士毕业后继续履行协议的,可以延长协议。鲍桂莲介绍,除了报考全日制硕士,北京联合大学还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优秀公费师范生可通过推荐形式获得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机会。
相对而言,公费医科生的继续深造有所不同。《医学生协议书》规定,未经就业所在地卫健委同意,学校不得为学生办理升学、出国等手续。所以,毕业时如果学生有升学意愿,在升学报名前务必要征得其定向就业单位的同意。
▶ 报考建议:
公费生是“政策礼包”,更是“责任契约”
北京联合大学招办主任 鲍桂莲
首先,考生要明确“适合”的核心——公费师范生是为培养“乐教、适教、善教”的基础教育教师而设给优秀高中毕业生的一条升学路径。以下三类考生更适合选报:一是真心热爱教育,愿意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考生。只有具备这一条件,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保持热情和动力,也更容易在教育岗位上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二是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考生。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免学费,并能获得生活补助,这对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有限的考生来说,可以极大地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让他们能够更专注地完成学业。三是追求职业稳定性的考生。公费师范生毕业后职业路径清晰,他们会在中小学及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幼儿园这类单位就业,工作环境稳定,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
报考前,考生要重点关注报考、就业两个环节的关键性约束条件。在报考环节,考生应关注自身是否符合院校招生章程中对报考师范类专业考生提出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高考成绩、单科成绩、身体心理等方面。在就业环节,考生要关注学校对此类学生的毕业去向提出了哪些明确要求。
凡事都有两面性,在是否选报公费生这个问题上,考生应明确公费生是“政策礼包”,更是“责任契约”。考生要在权衡利弊的同时结合个人需求,辩证地看待选择该路径的“利”与“弊”。 选择以公费生身份就读的考生毕业后就业领域的社会认可度高,深造机会多,工作比较稳定。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该类毕业生还可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助力自身职业发展。但是,公费师范生毕业后的就业和考研有一定的限制,一般要求毕业生至少要到教育系统工作五年及以上,鼓励长期从教。在此期间毕业生如有更换职业或到其他地区发展的想法会受到较大限制,同时违约成本高,毕业生若未履行协议,需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

(本科普通批次录取分数请关注学校官方信息)
(北京考试报记者 岳 阳 邱乾谋 胡梦蝶 邓 菡)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