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 日前,多所在京双一流建设高校相继发布2025级新生数据。总体来看,这些高校优势学科热度高,新增专业受热捧。
清华大学在多元化选拔方面特点鲜明。该校今年录取约4000名2025级本科新生。其中,强基计划报考人数超过1.7万人,学校最终录取900人。在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方面,该校通过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丘成桐数学英才班三个项目录取约190名学生。
北京邮电大学今年共录取本科新生4149人,招生专业共计38个,其中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录取人数多的专业为通信工程(大类招生)、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北京交通大学今年在北京录取230余人,新生中理工类特色专业录取最高分为660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今年在京录取150人,录取最高分为626分,所录专业为能源经济(新能源工程双学士学位),该校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油气与清洁地质能源)、勘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类专业受考生青睐,录取人数较多;北京化工大学今年在京共录取本科新生213人,京籍生源录取最高分为637分,所录专业为工科试验班(宏德书院);北京科技大学今年在京录取229人,该校录取人数多的专业是机械类、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动力类(能源、环境专业)、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等。
中国农业大学今年在京录取308人,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为机械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电子信息类、水利类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今年在京录取196人,该校经济、金融、法律、外语等热门专业均在京招生,其中海关管理实验班、金融科技—北邮人工智能联培项目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2025年新增。录取人数最多的专业为法学、金融学类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顾新宇建议,考生在使用相关招生录取数据时,要注意两个“适配”:是否适配当年的招生情况,历史数据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考生一定要结合当年的情况来做出判断;是否适配个人的发展路径,专业热度有周期性,考生要多维度地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剖析,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