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 北京海淀区教育大会日前举行,会上海淀区成立人工智能教育联盟,推出海淀教育“智启”智能体。
会上,小米、华为、字节跳动、北京大学、北京市十一学校等单位共同成立海淀区人工智能教育联盟,打造协同创新载体。联盟推行“双导师+双基地”培养模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与资源协同。
同时,海淀区出台《“智启科创·赋能强教”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为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该行动计划将从基础设施、课程与教学创新、拔尖人才培育等三个维度构建培养体系。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海淀区将在小学阶段改造建设40间“AI科学启蒙实验室”,初中阶段打造30间“AI探究实验室”,高中阶段建设30间“AI科研创新实验室”。
在课程与教学创新方面,海淀区将构建阶梯式融合课程体系,小学阶段形成“AI+科学现象认知”课程包,初中阶段构建“AI+学科探究”课程群,高中阶段打造“AI+科研方法”课程体系;推广个性化学习模式,开发“AI学习伙伴”系统,推行“AI+翻转课堂”模式,试点学校覆盖率三年内达到100%;创新实验教学形态,打造“虚拟仿真+实体操作”双轨实验体系。
在赋能学生贯通培养方面,海淀区将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设计覆盖小学高年级至高中阶段的贯通式培养项目。培养方案采取跨校、跨学段学分互认方式,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打造特色化的人工智能科技高中,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人工智能主题夏令营;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顶级人工智能学术会议等。
到2027年,海淀区将建成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科学教育”融合创新示范区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高地,形成“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和人才培育新体系,实现“三个一”,即打造一批科技高中和AI实验室;培养一批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融合名师;培育一批具备科学家潜质、掌握AI思维工具、勇于探索创新的青少年。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