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专业:学生既要下田野  还要进实验室
专业大家谈

发布时间:2025-10-16 期号: 1859期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院长  考古学专业负责人 黄可佳


  
  近年来,随着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政策性支持,考古学专业逐渐获得较高关注。这个专业需要学习什么课程?毕业后就业情况如何呢?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下考古学专业。
  
  文科中的理科  理科中的文科
  考古学作为一门横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其学科专业特质就是广泛借鉴、广泛支撑,始终秉持“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理念,不囿于考古学与传统文献史学,而是结合生物学、化学、地学、材料学等前沿科学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增加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通过碳十四测年、古DNA分析、锶同位素分析、残留物分析、土壤分析、考古地理信息系统等,在测年、动物起源和古代人群关系测定以及迁徙流动、古代生业与环境、文物保护等问题上,推动考古学宏观和微观研究,不断深化着我们对于古代社会的认知。
  对于考古学专业的学生,本科期间需要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
  考古学还是一个注重实践实操的专业。田野考古发掘是考古学专业的核心,是考古专业人才培养要着力保障的教学环节,每个考古学专业学生都需要在野外进行半年的考古发掘与资料整理工作。在真实田野考古过程中,学生要学习熟练掌握考古发掘技术,包括使用相应工具发掘和判断遗迹现象、清理提取遗物等。
  由于发掘出来的文物需要进入实验室进行保护、分析、研究,因此,考古学专业的学生既要下得了田野,还要进得了实验室。考古实验室的建设往往成为衡量考古学专业实力的重要标准,各个高校近些年都在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力度。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学校围绕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依托完善的课程体系、独立自主的田野考古工作和完备的考古实验室等优势,开展“课堂、田野、实验室”三位一体考古教学,现已建成全国前三、北京最大的考古专业实验室,面积近万平方米。学校收藏考古学泰斗邹衡、严文明特色文献书籍资料10余万件,拥有国内最大的考古学史文献中心,建有应用文科、文化遗产传承应用虚拟仿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这些都为学生的多元化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考古学专业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十分注重与行业的联系,重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如北京联合大学目前已在北京及外省市建设十多家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考古调查发掘、考古资料整理、文化遗产调研、文物保护与修复等实习提供了良好场地。2025年,北京联合大学河南郑州曲梁遗址实习基地正式启用,该基地将长期作为考古学本科实习基地,培养扎根田野、多学科背景交叉的一线考古人才。除了在国内考古实习,考古学专业学生还有很多机会到国外进行实习。今年暑期,北京联合大学与俄罗斯科学院合作在远东地区考古发掘,派学生赴波兰华沙大学、塞尔维亚进行考古实习,相当比例的考古学专业学生有海外实习的经历。
  经过四年的学习,考古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交流协作的能力,学生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从事考古学管理工作、考古学主要业务、遗产保护与规划、文物执法等方面的基本工作,以及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二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要具备从事考古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全面搜集和整理各类考古信息、进行实验室分析及编写考古报告。三是创新能力,学生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实验能力,能够为考古学科学创造性贡献力量。
  通过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使学生具备专业素养和学科思维,在考古学、历史、博物馆、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文献史料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现象和问题。
  
  报考考古学专业有一些要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20余所院校本科阶段开设了考古学专业,其中有6所高校考古学专业在京招生。近几年各学校的考古学专业录取分数都有显著增加,北京联合大学2025年的考古学专业最低录取分数和平均分,均居全校各专业录取分数第一。
  不同院校对选考科目要求有所不同,以2025年为例,北京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山东大学考古学专业不限选考科目;吉林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要求考生必须选考历史科目。
  提醒考生注意的是,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对考生选科要求不一样。该校考古学、考古学(地理信息科学双学士学位项目)要求必须选考历史科目,而地理信息科学(考古学双学士学位项目)要求考生必须选考物理+化学。
  报考考古学专业也有一些门槛要求,考生如有以下情况不建议报考:
  首先,考生对历史文化知识没兴趣。考古学专业是一个与历史文化深度交织的学科。在考古的学习与实践中,中国和世界历史文化知识就如同基石一般。无论是研究古老的遗迹,还是解读出土的文物,都需要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社会结构、民俗传统等有深入了解。那些对历史文化知识没兴趣的同学,很难在考古专业中找到钻研的动力和乐趣。学习考古学专业需要一点理想主义色彩,特别适合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学生,如果缺乏兴趣会导致他们在面对大量历史资料和文化研究内容时缺乏耐心和热情,也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这个需要深厚文化底蕴支撑的专业学习中。
  其次,考生想挣快钱。考古学专业学生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不适合那些想挣快钱的同学。考古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考古不是鉴宝,是很纯粹的科学工作,从前期的实地勘探、考古发掘,到后期的整理研究、修复保护,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它不像一些热门行业能迅速带来丰厚的物质回报,而是一个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过程。
  第三,考生有色盲色弱。考古学专业对于色彩辨别能力有着一定要求,色盲色弱的同学并不适合报考。在考古工作中,无论是对出土文物的研究还是修复,色彩都是关键信息。比如判断地层堆积,研究彩陶上色彩的种类、层次,鉴别古画色彩的细微差别,这些都需要准确的色彩感知。对于色盲色弱的同学而言,他们可能无法精准识别这些色彩特征,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文物的分析与解读,导致重要信息的遗漏或误判,从而对考古工作的质量和成果产生负面作用。
  
  就业领域广阔
  考古学专业毕业生有相当大比例进入国内外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不仅能够从事考古实践及考古学相关研究工作,也可从事考古、文博及文化遗产相关的管理工作。考古学专业就业形势非常好。
  随着考古事业蒸蒸日上,各地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全面展开,各级地方考古研究机构对考古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自2021年以来,全国各级考古研究单位招聘人数均大幅度增长,尤其是考古专业技术岗位,需求数量显著增加,相关岗位对学历要求不是特别高,考古学本科毕业生到各级事业单位工作机会也在逐渐增加。一些文物大省的考古单位,如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等,对田野考古发掘岗位的学历要求是考古学本科及以上即可,不再有以往省级、重点市级考古单位招聘人员至少为硕士研究生的规定。其他市级、县级考古文物机构对学历要求更为放宽。
  随着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重大工程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激增,应运而生的考古勘探、调查、发掘以及资料整理、文物保护修复等技术服务类公司越来越多,目前全国注册的考古发掘、勘探、技术类公司就有近千家,这些企业已经大量招聘考古专业各层次学历的毕业生。
  各地博物馆的兴建、展陈交流、文创开发及公众教育事业的开展,同样催生出一批博物馆策划设计、文化创意、文化产业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企业,这些企业也提供大量工作岗位。此外,各类民办博物馆、拍卖行、文物商店或海关,从事文物保护、古玩鉴定以及拍卖等单位,也为考古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