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 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听力与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耳科专业组组长
时值初春,气温变化无常,呼吸道疾病仍处在高发期,耳鼻喉作为呼吸道的第一道门户,其健康面临挑战。对高三考生而言,健康运转的身体是顺利完成备考任务的基石。本篇我将分享一些关于耳鼻喉部位保健及患病后的护理建议,希望能对学子们有所帮助。
呵护耳鼻喉注意这些事
室内保湿防干燥
春季空气相对干燥,容易导致鼻腔黏膜干燥、破裂,引发鼻出血或干燥性鼻炎。尚未停止供暖时,考生可在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在40% 至 60%之间。同时,考生要避免长时间处于暖气房间或空调房内,要养成定期开窗通风的好习惯,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呵护耳部别乱掏
人体耳道内有保持其自身平衡的菌群,频繁掏耳朵会破坏这种平衡,导致真菌或细菌滋生,进而引发急性外耳道炎,患者会出现剧烈耳痛及听力下降的情况。人体耳道皮肤本身有自洁功能,耳屎会随着咀嚼动作自行向外排出。但若是“油耳“,建议你每3个月到半年去医院检查并清理耳道分泌物,避免发生耵聍栓塞。
护理鼻部保通畅
感冒时鼻腔分泌物增多,大家在擤鼻涕时不要过于用力,且应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出另一侧鼻腔分泌物,要避免同时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防止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如果你感觉鼻腔分泌物多,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鼻剂,帮助清理鼻腔分泌物。同时,大家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以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生。
内外合力护咽喉
考生要注意及时补水,保持咽喉湿润,避免因干燥引起咽喉不适或炎症,建议每天至少饮用1500 至 2000毫升的温水。
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或喊叫容易损伤我们的声带,导致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在备考期间,考生要尽量减少大声说话,适度用嗓即可。
患病别焦虑 治疗要对症
感冒会引发这些耳鼻喉疾病
急性中耳炎:
感冒后若出现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患者可能是罹患了急性中耳炎。居家时,及时止痛很重要,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除能退热外,还有镇痛作用,患者可按说明书给予正确剂量的药物来缓解耳部不适感。但若耳痛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仍无法缓解,或伴随高热、耳流脓、耳后红肿,甚至出现精神萎靡等情况,患者应尽快到耳鼻喉专科就诊。急性中耳炎耳痛之后出现的耳部闷胀感、听力下降是常见现象,这是中耳积液的表现,考生无需过度担心。通常情况下,随着鼻部症状的好转,积液顺着咽鼓管途径自行排出,在鼻子通气的情况下,考生可进行捏鼻鼓腮的训练,促进积液排出。若鼻腔持续堵塞,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缓解不适,但如果听力下降1周以上无法缓解,则须到耳鼻喉专科门诊就诊。
鼻炎:
如果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考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鼻用减充血剂及粘液促排剂缓解症状。同时,考生要多休息,多喝水,增强身体抵抗力。若鼻炎症状持续加重或病史超过1周,出现头晕、头痛症状,考生要及时就医,排除鼻窦炎等疾病。
急性咽喉炎:
嗓子痛、声音嘶哑是咽喉炎的常见症状。患者可使用含片缓解咽喉不适,要注意多喝温水,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室内通风,增加室内湿度。若症状持续加重,如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或发热超过3天以上等情况,患者应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雾化吸入或静脉输液等方法进行治疗。
两大高发季警惕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表现为阵发性喷嚏(连续打3个以上喷嚏)、鼻塞、流清水涕、鼻痒等症状,鼻塞严重者可引起头晕、头痛,会影响考生的复习备考状态。每年3至5月及8至10月是两大过敏高发季,考生若出现以上症状,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缓解症状。用药期间,大家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长期过量使用。同时,考生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对花粉过敏者,现阶段应减少户外活动;对尘螨过敏者,需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保持室内清洁。
长时间佩戴耳机易患急性外耳道炎
与急性中耳炎相比,高三考生更易罹患急性外耳道炎(因7岁以上儿童咽鼓管已发育成熟)。在学习压力大、熬夜等因素的多重作用下,考生局部抵抗力会有所下降,易引发外耳道细菌感染,罹患急性外耳道炎。该病患者表现为持续耳痛,牵拉耳朵、吞咽咀嚼动作后疼痛加重,且持续时间比急性中耳炎更长,痛感更重,甚至影响入睡。此病患者通常需要用抗生素治疗,护理上需注意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持续佩戴耳机超过60分钟,若疼痛剧烈,可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镇痛。
遭遇突发性耳聋牢记“黄金72小时”原则
突发性耳聋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听力下降,多伴随耳鸣,耳闷胀感,部分患者伴有眩晕。备考阶段,考生精神高度紧张,身体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内耳血管痉挛,微循环出现障碍,进而影响内耳的血液供应,使其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神经性听力下降。与急性中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不同,突发性耳聋通常不伴随耳痛,也无呼吸道急性感染的表现。考生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对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时机,有个“黄金72小时“原则,即72小时内给予患者激素、扩血管、营养神经等治疗,听力才有恢复的可能性。此外,家属还应注意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情绪,避免因心理压力过大影响治疗效果。
治疗期留意这4件事
按时服药:患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医嘱服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若对药物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饮食调理:患病期间患者的饮食宜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炎症反应,影响病情恢复。
稳定心态:疾病可能会对考生的备考产生一定影响,此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焦虑和紧张会降低身体免疫力,不利于病情恢复。考生可以通过听音乐、适当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态平和。
定期复查:一些耳鼻喉疾病需要患者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掌握其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如中耳炎患者需定期复查听力和耳部情况,鼻炎患者需定期复查鼻腔黏膜情况等。若病情有变化,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