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体检流程熟记在心

发布时间:2025-03-26 期号: 1830期

  高招体检已经启动,在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考生都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在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等方面做好准备?记者就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北京市体检中心专项业务科科长窦紫岩。

 

  记者:高招体检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包含哪些检查项目?

  窦紫岩:高招体检由学校集中组织,提前确定参检考生名单。体检时,考生首先要进行信息登记,然后进入体检流程,进行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放射、抽血检验等检查。体检结束时,工作人员核实确认完成全部检查项目后,考生方可离开体检现场。

  

  记者:高招体检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哪些因素会影响这项检查的结果?考生在饮食、日常起居等方面要注意什么?

  窦紫岩: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以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除疾病因素外,饮食不当、过度劳累、饮酒、感冒以及情绪波动等都会影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结果。对此,考生应切忌暴饮暴食或经常饥饿,尽量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等,不饮酒;尽量减少外出用餐的次数。体检前注意调整作息,每天保证7至8小时的睡眠,避免熬夜。体检前3天考生应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保持轻松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以免影响身体的神经内分泌调节,间接影响检查结果。体检前一周,考生要尽量避免服用损肝药物及营养品,若病情需要则不必强行停药,体检时需向医生讲明。

  

  记者: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增加营养,准备了很多补品,对此您有何建议?

  窦紫岩:一些家长爱子心切,却不知从何下手,往往给即将高考的孩子买一些补品来吃,以此补充精力,希望能提高成绩。但目前绝大多数孩子的营养已经足够,甚至有过剩的情形。因此,考生只要均衡地摄取食物即可,补品不是必须的。选择补品以安全、适度、适合孩子体质为总体原则,不可盲目跟风或过量进补,以免给孩子身体带来负担或引发不适。

  

  记者:进入备考冲刺阶段,部分考生可能会因熬夜复习导致睡眠不足,这对考生有何影响?

  窦紫岩:过度劳累会导致肝脏负担加重。人体疲劳之后,葡萄糖、脂肪等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而是生成大量的乳酸、氨、尿素等疲劳毒素。疲劳毒素进入细胞内部,使细胞产生疲劳,活力下降、功能减退,最终导致人体器官功能紊乱。另外,很多疲劳毒素都需要在肝脏中解毒、代谢,造成肝脏中的疲劳毒素浓度增高,这对肝脏的损害是很大的,可能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所以,考生应注意充分休息,补充精力,调整好身体状态。

  

  记者: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考生在体检前和体检过程中应如何做好防护?请您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讲讲,考生要做好哪些准备?

  窦紫岩:体检前,考生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在人群密集场所停留,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注意咳嗽礼仪等。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也不必恐惧和紧张,及时就医诊治,在医生指导下对症合理用药,同时通过学校联系体检机构延期体检,待身体康复后再行检查即可。

  在体检过程中,建议考生佩戴口罩,尽量减少触摸体检场所的公共物品。体检时要听从安排,有序进行,不聚集、不扎堆。现场如果身体出现不适,考生也不要紧张,可及时联系带队老师或体检医生,获取专业建议和支持。

  

  记者:一些院校和专业对考生视力有要求,在护眼方法上,您对考生有何建议?

  窦紫岩:考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眼卫生,掌握科学的用眼知识和方法。考生可以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保证良好的照明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眼睛得到长时间的休息;保持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让椅子离电脑、电视尽量远一些;适当运动,让眼肌得到锻炼,增强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同时也利于眼球的血液供应。

 

  记者:体检时,考生的着装有何要求?放射检查时,考生要避免携带哪些物品?

  窦紫岩:考生体检当日尽量穿宽松的衣服,以便穿脱;不要携带贵重物品,以免丢失。为了避免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进行放射检查时,考生不要戴金银首饰,如耳环、项链,不要在衬衣口袋内放硬币、钢笔等小件物品。女生尽量穿纯棉内衣,不要穿有金属托的文胸。考生在体检现场要服从工作人员安排,做好放射防护。

  

  记者:体检结果包含哪些内容?考生应着重关注哪几个方面?

  窦紫岩:高考体检结果包含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放射、抽血检验等检查结果以及体检表最下方的报考专业建议。考生在拿到体检表后,首先要核实相关检查信息是否与自己相符,如有异议,应按规定及时提出复检申请;其次要重点关注体检表下方报考专业建议栏中的相关项目勾选情况,大约90%的考生会在第二部分4、5条勾选,但家长也不必过于紧张,4、5条主要是视力的问题。考生要根据报考专业建议的勾选,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1、2、3、4、5条标准,避开限报专业。同时,还要注意院校《招生简章》中对身体条件的补充要求。

  (北京考试报 记者  邓 菡  实习记者  张睦函)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