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实习记者 张睦函)发现细胞之美、探秘细胞生活、解码细胞的建筑学……近日,北京十一学校丰台中学的初中生物教研组带领学生们开展了关于细胞生命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深入探索细胞的奥秘,并通过举办细胞生命科教展促进学习交流。
在活动中,学生们通过数码显微镜探索了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细胞,他们观察了洋葱表皮、黑藻叶片、蝴蝶兰花瓣、火龙果果肉等植物细胞,以及人的口腔上皮、血液、神经、肌肉等动物细胞。生物教研组老师张秀红表示,这些观察不仅让学生们领略了细胞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大家看这里,我使用了环氧树脂来模拟细胞质,在环氧树脂未干的时候,它呈现的是细胞质一样的凝胶状态”“我使用了一块太阳能板来模拟叶绿体”“液泡我选用珠光塑料盖来模拟,因为从视觉上它让人感觉到有水的光泽”……学生们对亲手制作的细胞模型展开讨论。他们利用橡皮泥、塑料、电路板,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等多种材料来模拟细胞的各个部分,将抽象的生物学概念转化为直观的模型,展现了学生对细胞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们还通过绘制细致的演示图、流程图,解析感兴趣的绿色开花植物或动物,展示其从细胞到生物体的发育过程。“一层一层看番茄”“破解向日葵细胞的排兵布阵之法”——生动的标题、精美的画作,完整地呈现出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教研组老师王思佳说:“丰富多元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不仅能考验学生们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也锻炼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如何通过创新思维来探索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