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 宁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在读
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疾病及危急重症处理,特别是儿童耳科及眩晕疾病。
耳机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常用工具。对高三考生而言,大家不仅会在练习外语听力、收听线上课程的过程中经常使用耳机,休闲娱乐时,不少人也会习惯性地戴上耳机,收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或是欣赏短视频。伴随着耳机在生活中的高频次“亮相”,怎样维持听力健康就成为我们每个人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长戴耳机隐患多
戴上耳机练听力是考生在备考期间提升语感的好方法,然而,不恰当的耳机使用习惯会产生诸多隐患。
隐患1.存在听力下降风险。人耳可听到的频率范围处于 20 赫兹至 20000 赫兹之间,长时间大音量使用耳机,会使耳朵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声音环境下,容易导致听力下降。尤其是入耳式耳机,由于它直接将声音传导入耳内,极易损伤听力且难以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损伤逐步加重,使用者会出现耳鸣、轻度听力下降、重听、耳朵闷胀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耳爆聋、感音神经性耳聋,甚至永久性失聪。
隐患2.引发耳部感染。长时间佩戴耳机,特别是入耳式耳机,会使外耳道内空气不流通,为细菌、真菌创造滋生条件,容易引发外耳道炎,人体会出现耳朵疼痛、瘙痒、肿胀等症状。
隐患3.影响心理健康。过度依赖耳机,长时间沉浸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会让人减少与真实世界的互动和交流,可能会导致社交能力逐渐退化,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当一个人习惯于通过耳机与虚拟世界连接,而忽视了身边人时,会产生孤独感,长期的孤独感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身心健康。
护耳意识不松懈
选择合适的环境和设备
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建议考生尽量选择安静的环境。嘈杂的环境会迫使你调大音量才能听清内容,而过高的音量对听力的损害极大。若实在无法避免在有一定噪音的环境中做听力练习,建议考生选择使用有降噪功能的耳机。降噪功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外界噪音,实现对环境中产生的噪音进行检测和消除,避免因噪音过大被迫提高音量情况的发生。同时,考生要确保耳机的质量良好,避免使用音质差、有杂音的耳机,以免因声音不清晰而不自觉地调高音量。建议大家尽量选择头戴式耳机,相比入耳式耳机,它对耳朵的压迫较小,且声音传播相对更自然,能减少对耳道和耳膜的损伤。
控制音量和时间
考生在做听力训练时要遵循 “60 - 60 - 60 原则”,即耳机音量分贝须少于60分贝(相当于正常对话的音量),耳机音量须少于最大音量的60%。做到这两个“60”,既能保证听清内容,又能减少对耳朵的伤害。大家可以通过设备上的音量显示或者自身感觉来判断音量是否合适,若感觉声音过大,让耳朵有压迫感或者不舒服,应立即调小音量。此外,连续听力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 60 分钟以内。长时间的听力训练会使大家的耳朵产生疲劳,增加听力受损的风险。考生可将听力训练分成几个时间段进行,每完成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要适当休息,让耳朵得到放松。比如,每次听力训练 30 分钟左右,然后休息 10 至15 分钟,再进行下一段训练。
选佩适用的耳机
1.选择合适的耳机。如前文所述,考生要尽量选择耳罩式耳机进行听力训练。此外,大家要选用合适尺寸的耳机,既不要过紧也不可过松,确保佩戴舒适。
2.注意佩戴位置。考生要将耳机正确地佩戴在耳朵上,避免位置偏移或歪斜。若耳机佩戴不正确,可能会导致声音不均匀地传入耳朵,增加耳朵的负担。同时,要注意保持耳机的清洁,定期清理耳机上的污垢和细菌,以防引起耳部感染。
及时察觉疲劳信号
在做听力训练过程中,考生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及时发觉听力疲劳信号:如果出现耳朵疼痛、耳鸣、听力下降、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听力训练,并让耳朵充分休息;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考生不要过度依赖耳机进行听力训练,可以结合其他学习方式完成备考任务,以减轻耳机对耳朵造成的压力。例如,可以阅读听力材料的文本内容,通过默读来加深理解;或者与同学进行口语交流,提高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定期检查不能忘
青少年应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了解自己的听力状况。一般来说,每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是比较合适的。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的听力有明显变化或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进行检查。听力检查可以帮助大家尽早发现潜在的听力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合理饮食护听力
饮食在听力保健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考生在日常饮食的选择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以及 Omega-3 脂肪酸在内的“护耳”食物。
1.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 C: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内耳的毛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
维生素 E:存在于坚果、植物油等食物中。维生素 E具有抗氧化功能,能减少细胞的氧化应激,对维持内耳的正常功能有积极作用。
维生素 B 族:包括维生素 B1、B2、B6、B12 等,在全麦食品、瘦肉、蛋类、豆类等食物中含量丰富。B 族维生素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对听力神经的传导也有保护作用。
2.富含矿物质的食物
锌:在牡蛎、瘦肉、坚果等食物中含量较高。锌对保持内耳正常功能的运转至关重要,锌元素的缺失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镁:可从绿叶蔬菜、豆类、坚果等食物中获取。镁有助于维持内耳的正常血液循环,保证毛细胞的营养供应。
3.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
深海鱼类、奇亚籽、亚麻籽等食材中含有大量的Omega-3 脂肪酸。Omega-3 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内耳的炎症反应,保护听力。
高三生正处于备考的关键阶段,正确使用耳机并做好听力保健至关重要。良好的听力不仅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助益,还对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据《中国听力健康报告(2021)》一书显示,我国青少年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1%至19.23%,高中生作为青少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高度重视对自身听力健康的保护。期望同学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健康用耳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时积极采取行动,养成良好习惯,用健康的双耳聆听精彩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