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驿站

发布时间:2024-10-16 期号: 1798期

 

  

10个妙招助孩子睡个好觉

  

  作者:李 瑛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心身医学科学科副主任,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神经科学脑功能疾病与认知发育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市多所中小学心理教师督导专家/心理顾问/荣誉心理副校长

  

  失眠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是深远且多方面的,睡眠不足或质量差会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进而影响学习成绩。不仅如此,长期的失眠还可能引发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甚至可能导致行为问题,如易怒、冲动等。对于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青少年来说,能否睡个好觉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失眠非小事   别不当回事

  如果孩子正被失眠所困,家长切忌不当回事,要尽力在短时间内帮孩子摆脱失眠困扰。家长可通过引导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优化睡眠环境、合理搭配饮食和安排适当运动等方式帮孩子提升睡眠质量,进而助力他们在学习、情绪调节和社交互动等方面表现得更好,提升孩子的整体生活质量。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大众对于失眠的五大常见认知误区。

  误区1:偶尔失眠不是事

  许多人认为偶尔一晚没睡好不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太大影响,但事实上,偶发性的失眠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逐渐演变为长期失眠。即使是短期的睡眠不足,也会对第二天的情绪、认知功能和学习效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偶尔失眠不应被大家所忽视,及时调整作息和缓解压力很重要。

  误区2:睡得越多越好

  很多人认为睡眠时间越长,身体休息得越好。实际上,过度睡眠也可能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长时间卧床或睡眠过多,反而可能导致头晕、疲劳等问题,甚至干扰日常生活的节奏。不同年龄段的人有相应的睡眠需求,通常情况下,青少年每天应保持7—8小时的优质睡眠。

  误区3:失眠无关身心状态

  许多人将失眠归咎于生理原因,而忽视了情绪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实际上,情绪和压力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焦虑、紧张等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大家的入睡速度和睡眠质量。调整心态、减少压力、进行心理放松练习可以有效缓解失眠。

  误区4:补觉弥补熬夜的伤

  有些人认为只要在周末补觉就可以抵消平时熬夜的负面影响。事实上,补觉无法完全修复熬夜带来的损伤。长期熬夜打乱生物钟,可能导致持续性的睡眠问题。相较于依赖补觉,保持规律的作息和稳定的睡眠时间更为重要。

  误区5:失眠无解只能忍

  很多失眠者认为失眠是无法根治的,只能长期忍受。实际上,失眠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改善的,如通过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调整心态、改善饮食、运动以及寻求医生的帮助等。心理咨询、认知行为治疗(CBT)等也已被证实对失眠有显著的疗效。因此,当你遇到失眠问题时应当及早干预,以免影响健康。

  

  想要睡好觉   试试这10招

  

  在了解了失眠的危害后,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失眠困扰,让他们睡个好觉呢?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10个破解失眠的妙招。

  

  妙招1:睡眠节奏要安稳

  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这个方法有助于稳定孩子的生物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周末尽量避免长时间补觉,防止打乱孩子的睡眠节奏。

  妙招2:学好才能睡好

  采用番茄工作法等间歇性学习策略,引导孩子每学习45—60分钟后休息5—10分钟,帮助大脑和身体得到放松。要知道,短时间的休息有助于增强注意力,并防止学习时间过长导致的疲劳积累。

  妙招3:睡前远离电子产品

  家长要提醒孩子睡前1小时内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因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大脑中褪黑素的分泌,影响入睡。如果必须使用,可以开启“夜间模式”或佩戴防蓝光眼镜。此外,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电子设备应远离床头,以免在休息时打扰到睡眠。

  妙招4:睡眠环境布置好

  良好的睡眠环境对提高睡眠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保持卧室黑暗、安静,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非常关键。家长可为孩子选择遮光窗帘或眼罩来减少光线对睡眠的干扰,使用耳塞或白噪音机可以屏蔽噪音,房间温度通常控制在20—22摄氏度之间为宜。此外,调整好床垫和枕头的舒适度也很重要。

  妙招5:睡前来点仪式感

  睡前进行一些放松活动有助于减轻焦虑、舒缓压力,促进更快入睡。考生可以尝试以下放松技巧。

  深呼吸练习:缓慢、深长的呼吸有助于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减少焦虑。

  渐进性肌肉放松法:从头到脚依次放松各个肌肉群,帮助身体进入深度放松状态。

  冥想和正念:专注于当下,排除杂念,可以有效改善心理压力,帮助入睡。

  妙招6:打倒失眠“纸老虎”

  对失眠的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越担心睡不着,反而更难入睡。大家要接受适度失眠,避免对失眠结果过度担忧,专注于放松身心而非强迫入睡,这样更利于自然地入睡。

  妙招7:吃好才能睡得好

  饮食与睡眠息息相关,考生应注意以下饮食建议。

  睡前补充褪黑素:食用核桃、香蕉、樱桃等富含褪黑素的食物,有助于调节睡眠周期。

  避免摄入咖啡因:咖啡、茶、巧克力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饮品会影响睡眠,下午和晚上应尽量避免摄入。

  晚餐要清淡:晚餐食谱要做到清淡、易消化,以免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睡眠。

  妙招8:动起来才能静下来

  每天保持30分钟左右的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或瑜伽,有助于考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情和睡眠质量。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睡前两小时内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入睡。

  妙招9:聊聊天儿安心睡

  家长应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敢于分享自己的备考压力,以便获得家人的情感支持,有效释放焦虑。此外,家长要避免在晚饭或睡前与孩子讨论过于严肃或紧张的话题,以免影响其情绪和睡眠。

  妙招10:拆解压力降焦虑

  面对考试压力,考生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可以设定符合自身实际状况的小目标,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减轻不必要的焦虑感。此外,培养积极的自我对话,比如“我能应对挑战”等话语,可有助于大家提升自信心,避免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

  通过上述10个妙招,高三考生家长可以“对症下药”帮助孩子缓解失眠问题。当然,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持续失眠,无法调节的情况,需要及时找专业医生,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