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无尘  致敬引路人

发布时间:2024-09-18 期号: 1792期

  聆听:媒体人眼中的最美教师

  一段故事、一帧画面、一个镜头、一句话、一个场景、一个物体……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邀请教育、新闻等领域专家学者、教育媒体资深记者,共同遴选媒体人眼中首都教育的最美瞬间,通过四位老师的故事,展现了首都教育工作者的情怀与使命。

  中央媒体记者代表金歆讲述了门头沟区妙峰山民族学校付贵茹老师在京西群山默默扎根三十四年的育人故事。付老师用向阳花般坚韧不拔的精神,守护着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长。付老师说,她最大的愿望便是看到自己的学生无论身在何处、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在平凡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付贵茹老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每一位学生,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立德树人。2023年北京特大暴雨引发了山洪灾害,付老师将这次救灾的经历转化为宝贵的教育资源,通过这堂意义深远的思政课,学生们学会了感恩,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北京工业大学的“80后”教授、博士生导师韩红桂是我国自动化、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在主持人的采访互动中,大家了解到他被师生称为“拼命三郎”,每天平均工作时长超过16小时。19年来,他致力于用“人工智能+”的力量为生态文明和智慧城市建设赋能,并提供了污水处理智能优化控制的“北京方案”,该方案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更是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提高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力。

  当天,从教44年的史家小学名师万平老师和她的学生孙毅一起来到现场。孙毅分享了万平在关键时期对他的教育与引导。孙毅说:“她真心地关心着我的每一个问题,真心地在乎着我的每一份感受,她不仅向我传授知识,更是用积极的人生态度为我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她是我人生路上名副其实的引路人。”

  今年是北京援藏教育“组团式”帮扶十周年,活动现场北京市丰台区的马潇雅老师通过视频连线,与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推出的AI媒体人融小京一起呈现了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一堂特别的“3D打印”课。课堂上,她带领学生制作“3D打印”石榴,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民族团结。援藏一年来,除了语文教学、课程研发外,马老师还利用自己学习国画的功底,开设了国画课,并将学校连廊改造成“国画长廊”,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画作的平台,丰富了学校文化生活。

  媒体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深情讲述,深深打动着在场的教师。活动现场,主办方通过沙画的形式,再现了“师爱无尘 致敬引路人”主题画面,并通过线上社交媒体,向全市教育工作者送上祝福。

  在教育家精神的指引和召唤下,又一批有志青年于今年投入教育事业。在领誓人的带领下,他们进行了庄严宣誓,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决心。

  

  互动:来一场快乐沉浸式体验

  “老师们可以到这边领取孩子们手绘的书签”“老师们来这边体验制作茉莉花手串!”为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此次活动开设了教育市集+公益服务,邀请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丰台区第二幼儿园、微博校园、北京出版集团等12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普小讲座、非遗项目、咖啡沙龙课程、拍照打卡送祝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高质量教育与高品质生活创新融合,提供丰富的展示、互动和产品体验。

  在丰台区第二幼儿园的活动现场,老师们体验了制作茉莉花手串、漆扇等特色活动。进入场所前,每位老师都收到了由幼儿园小朋友们亲自手绘的祝福书签——“祝老师像花儿一样美丽”“愿您每天开心、快乐”……稚嫩的笔触和祝福,令老师们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心生温暖。

  在丰台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展台前,老师们不仅可以品尝学生们现场制作的咖啡、糕点,非遗产品设计与应用专业的学生们带来的木工、玉雕、景泰蓝、京绣等作品也吸引了老师们驻足。“这都是你们自己做的吗?上课都学什么课程?毕业以后会去哪儿?这个专业对接哪所大学?”在领略传统工艺之美的同时,老师们仍不忘了解非遗产品设计与应用专业的“3+2”贯通培养项目,准备将相关招生信息给学生们带回去。

  

  相关链接:北京正构建教师队伍新质生产力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指导,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丰台区教委主办,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协办。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攀,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李开发,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张淑芳,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春丽等领导以及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领导班子成员,丰台区委教工委、区教委领导,北京十一学校中堂实验学校校长,丰台区教师代表,以及媒体记者代表参加了活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攀指出,当前北京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年正式启动了“北京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聚焦教师队伍建设重点难点问题,一体推动教师思想政治、师德师风、育人本领的整体性跃升,构建教师队伍新质生产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张睦函)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