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要早筹划

发布时间:2022-09-14 期号: 1651期

 哪些专业最适合孩子、高考选科怎么选、录取方式是什么样的……专家提醒——

北京考试报记者 邓 菡

  新一届高三生已踏上备考征途近半个月,在接下来的300余天里,有考生的家庭将围绕“高考”二字全力以赴。考生之所以要参与高考选拔,是为了获得进入心仪大学、心仪专业的“入场券”,在就业时能凭借专业优势,选择一份喜欢的工作。正因如此,高考志愿的填报被视为高三生绘就的第一份职业蓝图。

  备考家庭该从何时、以怎样的步骤合力绘就这张“蓝图”呢?记者采访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招生办主任吴小华,从高校招办老师的视角为考生和家长们支招。

  志愿规划宜早不宜迟

    吴小华表示,高三备考阶段时间宝贵,可谓“寸时寸金”,但高中只是考生成长过程的一个阶段,上大学后学习生涯将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将从基础知识学习为主升华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此时,“到哪里学、学什么、将来干什么?”就变得非常重要,志愿填报将在某种意义上决定考生未来四年在哪里学习、学什么及将来干什么。

  虽说高考志愿是在考后才进行填报,但志愿规划宜早不宜迟。在高三备考阶段,吴小华建议家长和考生要一起依据考生兴趣、性格以及潜能,尽早进行个性化的生涯规划,使考生更加充分认识到当下社会的就业现状,明确自己想要学习的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不断完善自我认知,树立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将追逐自己的人生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

  备考期兼顾信息储备

    吴小华建议考生在备考之余可关注以下与志愿填报相关的信息:

  一是选考科目要求。北京的新高考改革采用“3+3”模式,第一个“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每门满分150分,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第二个“3”则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任选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并采用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成绩。各学校专业组(类)对选考科目要求不尽相同,考生对此应提前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录取批次类别。关注往年北京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充分了解本科提前批艺术(A段)、本科提前批艺术(B段)美术类、本科提前批艺术(B段)非美术类、本科提前批普通(A段、B段)、特殊类型招生、本科普通批等的内涵、志愿填报及录取规则。

  三是投档和录取规则。总的来说可以分为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两大类。顺序志愿是指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有先后顺序, 按照“志愿优先,参照分数”模式录取,目前这种投档模式主要应用于特殊高校、普通高校特殊专业所在的提前批、以及艺术类和体育类批次等特殊批次,由于有些学校对于录取的志愿顺序以及志愿级差有要求,因此这种模式下第一志愿的选择和填报非常关键。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目前大部分省份和大部分的院校和专业均按照该模式投档和录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同一批次一次投档,在平行志愿中可以按照“冲、稳、保”三个梯次合理进行志愿填报,重点需要关注“稳”的院校和专业,确保自己在该范围内被顺利录取;“保”属于兜底的院校和专业,只是用来防止万一情况的发生。此外,由于同一批次全部考生一次性投档,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出现退档情况,在该批次考生均录取满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滑档”。

  四是院校综合情况。院校是考生选择志愿的重要因素,是选择与谁学、到哪里学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考生都会有自己心仪的学校,在了解、筛选时,既要看这些院校的历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综合办学实力。建议考生关注教育部公布的最新一轮学科评估结果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名单,以及国内比较知名的大学排行榜,例如软科中国、校友会等学科和专业排名。

  五是专业特色优势。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关系到学什么和将来干什么。名校有优势专业,普通院校也有特色专业,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个人兴趣、志向和特长选择专业,理性判断。

  六是关注相关院校、专业对身体等条件方面的要求。专业与身体状况有关联,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器质性健康状况的限制;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要求,会对单科成绩如外语等单独提出要求,在志愿填报时需要提前了解,确保不因为身体或者单科成绩受限而导致退档。

  陪考之余当好信息参谋

    家长在陪伴、照料孩子的同时,还能在哪些层面助力孩子?吴小华认为,家长虽然不是高考的主角,但可以充分挖掘各自所长,担当好的“陪考者”。

    根据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21级新生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关于“志愿填报主要听谁的意见”这一问题,有20%的学生选择了父母的意见,还有10%来自长辈和老师的意见,所以“陪考者”也是至关重要的。家长通过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所在,孩子喜欢的专业可能暂时不明确,但是“不喜欢”的专业或者方向可能相对会更明确,这样也能缩小目标院校和专业的范围。

  高三是孩子中学阶段特别关键的一年,家长可以在陪伴、照料孩子之余,多抽时间关注和参加目标学校线上线下的高招咨询会,以及各学校、专业的线上招生宣传,浏览权威网站高考高招频道等,还可以参考一些与高考相关的微博、论坛、家长圈,相互交流高考高招相关信息。在信息收集工作上,可先于孩子“动起来”,争取给孩子当好参谋。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网上资讯良莠不齐,需要加以甄别,做出正确的判断。

  捋清思路筛出“备选”方案

    在知分、知位填报志愿的模式下,吴小华建议考生和家长可以参考以下步骤,为最终的志愿填报做好准备。

  一是要了解掌握政策。考生和家长对北京市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等。这些政策可以从教育部、北京市教委或北京教育考试院等网站获取。

  二是要注意收集信息。信息的来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家长可以选择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北京考试报》及其微信、微博以及广播电视高考频道专题节目等权威渠道;还可关注各高校招办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或者及时浏览其本科招生网站,以及参加线上线下高招咨询会等,获取最新招生资讯。

  三是要找准定位。高考录取时平行志愿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因此高考成绩排位是志愿填报的关键,位次越高,填报志愿的选择余地越大,被录取的机会也越大。家长和考生可结合备考阶段的模拟考试成绩,参考往年的一分一段表、招生专业目录以及当年的考生人数等信息,作出较为客观和准确的判断。

  四是知己知彼。做好了定位的“知己”,还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过程就是除政策法规外,了解一下心仪高校近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在京提档线、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沿革、师资力量、优势专业、学科特长、就业及深造等情况。

  五是要圈定范围。在上述基础上,通过仔细阅读各高校的招生章程和报考指南,比较各院校之间专业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选考科目等数据,确定和考生兴趣、分数(排位)、批次、选考科目等相符的目标院校。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