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国门第一关”  绽放“国门第一笑”
——中央财经大学冬奥志愿服务纪实

发布时间:2022-02-23 期号: 1611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在中央财经大学,有这样一群“蓝精灵”,他们在冬奥第一线,向来自全世界的朋友们绽放“国门第一笑”,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着中国青年、中国志愿者的最美形象。335名中财大冬奥师生志愿者,以志愿之名,以青春之力,守好“国门第一关”,绽放“国门第一笑”。

  首都国际机场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唯一官方入境口岸,承担着全体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工作人员、媒体记者等人员的出入境管理。首都机场志愿者任务艰巨而重要,主要服务于抵离、注册、交通、物流、语言服务、媒体服务、礼宾等7个业务单位的10个岗位。

  335名志愿者立青春誓言

  首都机场赴冰雪之约

  1月23日,距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12天,中央财经大学335名冬奥师生志愿者全体集结,踏雪而行。奔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开展为期近3个月的志愿服务工作。

  “以严明的纪律,饱满的工作热情,携手其他高校志愿者,共同守好‘国门第一关’,保质保量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中财大也做好了准备。中财大志愿者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我们准备好了!服从大局,听从指挥,全力以赴,勇担重任,为祖国争光,为冬奥添彩!青春中财大,一起向未来!”中央财经大学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团团旗和校旗挥舞飘扬。志愿者们在副校长朱凌云的带领下集体宣誓。

  他们中有继承奥运火炬手父亲遗志的“阳光青年”;有奥运一遇后,便将体育事业作为人生目标的“执着小伙”;有承载着父母满满祝福,扎身实践的“行动派”;还有“志愿达人”“青年党员”……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他们,是激情燃烧的“雪花”,更是怀揣梦想的实践者。

  陈逸洲是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理与管理学院2020级的一名研究生。也是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首都机场场馆志愿者业务领域的一名志愿者经理助理。冬奥开始招募志愿者时,他第一时间报名。在入选并经过学习后,陈逸洲跟随首都机场志愿者经理杨海林老师一起到冬奥组委机场运行团队工作,是团队正式上岗的第一名志愿者。

  立足本职工作,守好“国门第一关”。陈逸洲进入闭环后还承担着海关志愿者的服务工作。海关志愿者是境外涉奥旅客入境后见到的第一位志愿者,负责帮助境外涉奥旅客填报健康申明。执行“二级防护”措施的他们,身处防护服下,带着微笑用热情的动作和语言向外国友人们表示欢迎。“Welcome to China”(欢迎来到中国)是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而一声声来自外国友人的“Thank you”(谢谢)是他们获得的最好赞誉。

  抬头望向天空中飞过的飞机,阎子豪心潮澎湃。作为一个从小在飞机画报和各式各样的飞机模型中长大的“航二代”,飞机、蓝天、云端的世界,在他心中有着别样的情感色彩。这次能作为一名冬奥机场团队的志愿者,和父亲一起参与到航班保障当中,是阎子豪很久以来的心愿。阎子豪和父亲在不同岗位上为冬奥航班保障作出自己的贡献。他说:“我一踏进机场,就觉得自己在和父亲并肩作战一样,心中有着十足的安全感和自豪感。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年、中国志愿者最美的形象!”

  以青春之行助力冬奥

  以微笑擦亮中国名片

  2月4日,北京2022冬奥会隆重开幕,八方宾客如约而至。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冬奥会开幕式上说:“我们要特别感谢全体冬奥会志愿者,从我们抵达的第一刻起,你们就给了我们宾至如归的感受,你们眼中的微笑温暖着我们的心,谢谢你们,志愿者。”

  这次冬奥首都机场的28名礼宾志愿者,全部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礼宾志愿者是冬奥贵宾来到中国后接触到的第一批与北京冬奥会相关的中国人士。他们的微笑与服务,因此成为“国门第一笑”。

  礼宾志愿者的具体职责是在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到达机场时,协调抵离、注册、交通和机场运行团队各相关业务领域,同时用英语协助外宾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相关手续并离开机场。礼宾志愿者在首都机场内多个点位进行服务保障,包括在机舱门迎接客人、摆渡车内确定行李情况、协助边防海关进行入境手续办理与核酸检测、引导客人离开机场等,与多个岗位合作紧密。

  奥运精神父子相传。2008年北京奥运会,严嘉琪的父亲曾作为火炬手参加了奥运圣火传递。那时,还在读小学的严嘉琪与奥运会有了第一次“近距离”接触。2022年北京冬奥会,严嘉琪作为首都机场礼宾志愿者参加服务。

  来自新疆昌吉、患有先天性左桡骨脱臼的他左臂畸形,比右臂短了十几厘米,无法过度用力,很多在别人看来轻而易举的事,他需要用数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才能做到。2020年7月,严父因过度劳累突发心梗离世,给了严嘉琪沉重的打击。痛苦中,他深刻思考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那就是要做一个传递温暖的人,更多地帮助他人。

  作为首都机场礼宾岗位的志愿者,严嘉琪的主要任务是配合礼宾工作人员完成贵宾接待,并负责协调现场相关车辆,检查行李等。完成第一次志愿服务后,严嘉琪满心激动,不仅享受着帮助他人后的喜悦和成就,更因以个人之小我融入家国之大我而深感幸福。

  完成14年的父子约定,成为一名冬奥志愿者的严嘉琪说:“我们所在之处,就是国家需要之处,守好‘国门第一关’,请党放心,冬奥有我!”

  虎年新春迎冬奥

  此心安处是吾乡

  1月31日是除夕,也是冬奥会首都机场志愿团队特别的一天。中央财经大学300余名首都机场志愿服务师生与来自北京农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及顺义区派驻酒店属地专班和酒店服务团队一起团圆过大年。

  难忘的冬奥经历,特殊的“冬奥年”。这个春节,很多志愿者第一次离开父母在外过年,第一次服务见证世界盛会。这个除夕,有的志愿者刚刚结束一下午的抵离指引服务,也有的吃过年夜饭就奔赴夜班,默默坚守在岗位上。

  来自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2018级的冬奥志愿者刘天宇,是中财大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负责人。参与本次冬奥志愿服务,刘天宇不仅是一名抵离岗志愿者,更是一位志愿者主管。作为志愿者中的“先行者”,在培训过程中,刘天宇抓住每次学习机会,全面了解岗位职责,快速领悟之后,第一时间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传达给其他志愿者。“很多人都在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付诸努力,虽然身份和工作性质不同,但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这就是冬奥里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刘天宇说。

  校党委书记何秀超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志愿者师生见面,祝大家春节快乐,并嘱咐志愿者们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要求,遵守闭环管理的各项规定,驻守好“国门第一关”和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专业的志愿服务,呈现美丽的“国门第一笑”,让冬奥服务成为“思政大课”的生动学堂,在志愿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