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卉) 第九届“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全球总决赛上周在京举行,8个创新创业项目从2160余个报名项目中脱颖而出,参与总决赛角逐。创业项目聚焦生命科学、数字经济、新能源和新材料三大领域。
本届大赛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海淀区人民政府等指导、联合主办。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投资机构代表、创服机构代表及优秀企业代表等近200人参加现场活动。
2021年5月启动以来,大赛在全球范围内累计招募2160余个创新创业项目,涵盖生命科学、数字经济、新能源和新材料三大领域。其中,国内项目1600余个,国际项目500余个。大赛历经245天,从初赛、复赛、全球半决赛到全球总决赛,组织创业培训、赛事路演等活动66场。通过层层选拔,405个项目晋级复赛,96个项目晋级全球半决赛,8个项目晋级全球总决赛。
本次进入全球总决赛的8个项目,聚焦高精尖领域和尖端科技前沿技术,商业模式、技术以及产品都极具创新性,契合北京市高质量发展方向。8个项目按照“1分钟VCR展示+6分钟路演+6分钟答疑”的方式依次路演,展示项目市场规模、技术优势、企业产品和应用场景。
本次大赛设50个奖项,包含特等奖1名,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最具创新奖及最具创意奖、优秀奖若干名。其中,特等奖项目将获得累计价值千万元的创业大奖,包括100万元奖金、200平方米免费办公场地、免费公司注册地址、“共睿蜂鸟计划”加速赋能服务礼包等奖励。其他获奖项目也将获得奖金、免费工位等相应奖励。“冠通”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特等奖,获得100万元奖金及服务大礼包,总价值累计千万元。
市人力社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自2013年首次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累计吸引国内外优秀创业项目一万余个,重点跟进孵化项目千余个。大赛组委会还推出七维一体的“共睿蜂鸟计划”赋能加速服务,包括培训辅导、金融服务、政策咨询、品牌推广、资源对接、空间支持、人才培育等,为创业者提供服务链接、高效融合、快速成长等全方位创业助力。同时,也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支持、企业赋能、产业链接等服务,全力推进跨区域和全球的创新创业联动。
严查普通高校非学历教育违规办学行为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对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非学历教育办学与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切实抓好《规定》的贯彻落实,决定开展高校非学历教育检查整改工作,要求严查违规办学行为。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要高度重视《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认真组织学习研讨,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规定》要求,确保政策执行不“缩水”不“跑偏”。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组织属地高校对照《规定》开展非学历教育检查整改工作。要坚持从严从实落实要求,逐条逐项对照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建立整改台账,制订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妥善处理问题(包括遗留问题),切实做到改到位、改彻底。整改工作结束后,部属高校应将整改情况和结果报教育部职成司确认;其他高校报当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在整改结果确认前,高校全面停止与校外机构开展的非学历教育合作办学项目。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规定》要求,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和办学质量抽查、评估机制,对现有相关管理制度、机制进行调整完善,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违规办学行为,让高校非学历教育监管“有力度”“长牙齿”。特别是对整改期间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的要取消高校非学历教育办学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从2023年开始,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每年1月份前做好上一年度属地高校非学历教育办学情况明细的备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