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种继续教育形式为成教生服务
——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包华影

发布时间:2021-12-20 期号: 1598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马明星

 

  针对新时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日前发函征求意见,引发热议。如何处理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间的关系?有哪些良好经验可借鉴?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可从哪些问题着手?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包华影。

  

  记者:您在北师大继续教育领域工作了10余载,参与了很多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您认为继续教育在国内教育体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包华影:继续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我国正处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这个进程中。我认为办好继续教育是高校的重要责任,对于落实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记者:您在北师大指导继教院工作期间,正值继续教育与网络远程技术的快速融合和发展时期。您认为网络教育在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中发挥什么作用?

  包华影:谈论这个问题前,大家要明晰一个概念问题。我认为,网络教育应是指以网络为教学手段实施教育,而不应是一种单独发证书的学历教育类型。近年来,高校全日制学历教育以及学历成人教育正逐渐引入网络教育的手段。在特殊时期,网络教育是保证教学进度的必要手段。其实,利用网络教育的独特优势,我们可以达到以学习者为中心,满足学习者随时可学、处处可学的需求,让知识和技术快速传递。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不论是高校、中小学还是社区,绝大多数都采用了网络教育手段,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记者:您在校工作期间曾参与建成了我国首个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为在校师范生、免费师范毕业生及全国中小学教师提供优质资源共享。建设这个平台的初衷是什么?面临过哪些棘手问题?

  包华影:在教育部的支持和推动下,由北京师范大学等部属高校及地方师范高校、教育电视台等相关部门组织共同组成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以下简称“教师网联”)。当时我们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水平。

  当时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教师教育体制相对封闭,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协调有时不通畅,学历和非学历之间缺乏沟通,职前职后教育缺乏有效衔接;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共享运行保障机制和技术保障比较缺乏,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有结构性的短缺,同时高校的多头管理,重复建设,标准不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尚未形成,高校间开展跨校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实践的机制欠缺,没有成熟的国内经验可供借鉴。

  

  记者:在建设全国教育教师网联公共服务平台过程中如何促进全国教师成长?

  包华影:我们首先是建设了全国教师教育网联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办公系统、共享系统、支持系统等,同时组织高校间签署平台应用接口协议,实现各单位的配套、身份认证以及选课系统、资源库系统等数据交换。其次,我们制定了教师教育共享课程规范,比如数据接口标准与规范、课程组成要件,规范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规则及标准,避免重复建设,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此外,建立了教师教育课程共享运行保障机制,成立了跨校的工作协调组和专家工作组,突破高校内部各部门以及高校间相互协调困难的瓶颈。

  期间,我们启动了教师教育精品课程遴选计划,打造了一批教师教育共享精品课程,跨校培育了一批教师教育共享课程优秀团队。各成员高校建设了一批智能型多媒体教室。平台的实时视频直播教学系统可以把分布在各所大学的智能型多媒体教室连接在一起,实现多个不同高校学生在不同地方使用不同终端同上一堂课,深受欢迎。

  参与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对象较复杂,有在校本科生、免费师范毕业生、教育硕士和在职教师还有网络教育学生等。数以百计的不同课程间,需要设置统一制度来承认这些学生跨校选修共享课程获得的学分。所以我们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建立共享课程学分互认制度,实现了教育部的6所部属师范高校和华南师大、福建师大、北京大学共9所高校,跨校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

  各校学生通过跨校选课学习,不仅开拓了视野,享受了优质课程资源,还体验了不同高校的教学文化。而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教师教育课程共享研究成果,也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和专家高度认可。

  

  记者:在高校继续教育的工作探索中,您有哪些心得体会?

  包华影:感触颇多,简述几点。一是要始终认清高校继续教育在学校发展乃至国家总体战略中的重要性。在这个前提下身体力行、踏实做事。二是在工作过程中要坚持质量是生命线的原则。尤其在国家继续教育政策调整以后,成人教育市场竞争激烈,办学资源紧缺,面对这些困难要科学规划整体发展,坚持把质量排在第一位。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想要打造一支以学生为中心、想学生所想的教师队伍,先要让教师有凝聚力、工作舒畅,营造学习向上的工作组织氛围。比如学院设立合同制员工的薪酬体系、晋升体系,启发他们的上升动力。

  

  记者:目前是高校继续教育工作转型和变革的关键期,您对未来高校继续教育工作发展有何建议?

  包华影:首先,高校继续教育应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来审视。学历补偿功能已逐渐弱化,应该从整体上有一个新的变革。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仍存在五方面问题,一是高校继续教育职责定位不合理,涉及功利性问题与全日制统筹发展问题。二是多轨制导致了管理上的分割。三是学历继续教育质量面临危机,具体体现在进出口、培养过程等。四是与高校自身社会声誉地位不相匹配的问题,导致近年来部分大学退出继续教育。五是多种类型学历继续教育在命名概念维度上不一致。

  高校的学历继续教育不该继续停留在大规模的学历补偿层面,而应根据高校不同特点,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以长远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学历继续教育的功能定位,即办好继续教育是每所高校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的社会责任。怎么明确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定位呢?一是怎么培养,二是为谁培养,三是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以下是我的四点建议:

  一是从学校层面来统筹实施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现在在校生属于全日制学历,高校可以再增加一种非全日制的学历教育,统一多轨制,引导学校从整体发展规划层面统筹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使其与高校本身的社会声誉和地位相匹配,赋予高校充分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办学自主权。采用线上线下手段,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在全日制学生中,他们的学习过程也该有一定比例的网络课程,尤其是自选课,实现不同类型层级高校间分类发展,学习成果衔接。

  二是统一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培养标准,即高校自主制定与自身全日制教育质量一致的多层次非全日制培养标准,并严格执行颁发同质证书。多层次就是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所有层次的继续教育。

  三是设立证书课程,并和学历证书相衔接。在国外一些著名高校都设有证书课程。这些课程都和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甚至有的和全日制学历教育相衔接。采用在线、面授等多种方式,灵活修读,有相应级别和课程门数的要求。

  四是完善政策制度保障及监督评估机制。把非全日制教学一并纳入全日制的本科教学评估系统。给予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充分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并实施完全学分制。比如允许高校参照全日制教育设定一定比例的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建立非全日制公开选拔机制,再就是采用更加灵活的学籍政策,建立课程学分有效期制度,建立统一的学分标准,制定高校内部、高校间学分积累、认定、转换机制,实现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与全日制学历教育所处等级资格相同,从根本上提升学历继续教育质量。

  高校非全日制教育发展应作为整个学校的任务,全方位部署,从内容到教师质量再到学科涵盖范围,才会更加宽泛且有深度。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