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剖析大纲 科学备考

发布时间:2017-11-13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结束,笔试将于2017年12月10日举行。一个月的备考时间相对紧张,考生先要深度剖析最新的考试大纲。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为考生解析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为考生复习备考奠定基础。

 

行测:多样化测查考生思维敏捷度和准确度

  最新大纲显示,行测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行测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张娟分析,行测旨在通过有限的时间,用多样化、综合性的命题方式考查应试者在应急状态下思维的敏捷度和准确度。从考试时间看,行测考试要求应试者在120分钟内作答130至135道试题,平均每道题的作答时间在50秒左右。多数应试者思考和作答时间都非常紧张,无法全部答完。

  从考试内容看,行测由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部分组成,涉及数学、逻辑、语文、历史、哲学、管理、法律等学科知识,试题具有相当高的难度。

  随着招考机关对应试者综合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题目命制上也凸显稳中求新的特点。各部分的命题方式更加灵活多变,跨学科的题目不断涌现,各类新题型时有出现。例如,近几年陆续出现的图文并茂的常识判断题、辨别汉语拼音的定义判断题、涉及自然地理知识的类比推理题以及2017年新出现的文章阅读题,一篇材料带5个小题类逻辑判断题等。

  可见,2018年题目命制方面,仍可能出现小题型微调的情况。但万变不离其宗,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扎实提高阅读、计算、推理、观察、比较、判断等基本能力,并掌握一定的作答技巧以及速解技巧,这样在考场上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申论:以能力考查为主线灵活设置题目

  2018年国考大纲依旧强调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与往年相比,关于能力的阐述一字未变。文案工作能力是每位公务员做好机关工作不可或缺的能力,也是申论考试的考查对象。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刘文郁分析,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依然坚持分级分类的命题原则,按照职位要求科学设计试卷;依然坚持能力导向,在180分钟作答时限内以能力考查为主线灵活设置题目。这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在不断变化过程中的稳定部分,也是不断探索过程中的积累和沉淀,说明目前的考试形式已经相对成熟。字面含义虽然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在考试实践过程中,命题者依然在大纲规定的范围内不断尝试,使命题更为科学。

  申论考试主要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贯彻执行、提出和解决问题、文字表达等能力。申论考试的能力导向,意味着大纲中规定的各种能力需要在材料和题目设置中体现出来。刘文郁认为,能力与题目设置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并非完全一对一的对应,题目可能是对某几项能力的综合考查,只是有所侧重。此外,近年来,国考对于语言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规范、简洁、流畅、生动的基础上,提出“用语得体、说服力强、具有感染力、通俗易懂、联系实际”等要求。这就要求考生在语言修辞的训练中设立更高的标准。

 

备考:有的放矢,科学高效

  公务员考试综合、多样及灵活多变的特点加大了备考和作答的难度。考生要想胜出,就要抓住核心考点,做到有的放矢,制订科学的备考计划,实现高效复习。

  备考行测,可研究往年真题,了解命题思路。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尤其是近三年考试试题。通过揣摩真题,对命题思路、文段难度系数、材料类型、陷阱设置等有整体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此外,考生还要掌握相应题型的解题技巧,比如言语理解与表达题,阅读理解中的找关键信息、逻辑填空中的找对应关系、语句表达中的解题思路等,这对提高解题效率有很大帮助。考生可将近五年常考实词和成语作为识记和辨析的对象,了解其适用的语境;同时,要广泛阅读文段,培养语感。

  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考生要准备不同的答题方法。比如数量关系题基础知识多,考生要掌握重点题型,如计算、行程、排列组合等问题。同时,数量关系难度相对较大,考生还要掌握一些快解方法,如代入排除、特值应用、不定方程等。复习数量关系要勤动笔、多计算,勤于练习,举一反三,有意识地培养运算直觉,有效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资料分析题要扩大知识面,掌握常考的增长、比重、平均数等计算型概念和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进出口贸易等专业理解型概念。考生还要有意识地提高阅读速度,读懂材料中概念间和数据间的关系,快速定位关键词,并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快速、准确列式。

  相对来说,申论的复习要多练、多看、多写。申论以给定资料作为作答依据,熟读、读懂给定资料是头等大事,因此考生先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回答申论题目,要做到准确理解、二次概括、观点鲜明、理据结合、角度正确、对策具体、简洁流畅、规范生动,用得体、有说服力、通俗易懂的语言感染读者,写出联系实际的好文章。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