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教育三大工程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发布时间:2018-06-29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东城区通过实行“健康·成长2020”“文化·传承2030”和“可持续发展2050”三大工程,加强健康生活理念的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描绘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健康·成长2020 体育教育“多点开花”

  为增强学生体质、掌握冰雪运动技能,东城区鼓励中小学开设冰雪运动课程,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学校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冰雪运动教学活动,并计划在未来5年内遴选60所区级冰雪特色校,让每个东城学子掌握至少一项冰雪运动技能。目前,东城区已有7所学校获得北京市冰雪特色校称号。

  不仅是冰雪运动,近年来,随着东城“健康·成长2020工程”的实施,校园特色体育早已“多点开花”。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尤娜介绍,在国家规定体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东城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平均每天一节体育课,并与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密切合作,将“大体操”、高尔夫球等项目引入校园,每所学校至少要具有一项80%的学生通过测试的品牌运动项目,促进学生体质的提升。同时,东城区挖掘学校及周边资源,拓展运动场地,如寻求东单体育中心、天坛体育中心等体育场馆的支持与合作,为学校提供运动场地。

  体育之外,改善学生营养餐质量,控制学生近视、肥胖上升趋势等也是“健康·成长2020工程”的重点。

  文化·传承2030 让传统文化“落地生根”

  生旦净丑轮番登场,花枪耍得有模有样。东城区各学校为学生搭建学习并展示传统文化的多元平台,如崇文少年宫学生吟诵团被北京市教委命名为“阳光艺术团”等。

  东城区青少年“文化·传承2030工程”,提出并打造“六个一”,即每所学校有一门及以上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有一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有一个及以上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社团、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与一个或多个优秀传统文化社会资源单位牵手合作、每名学生掌握一门及以上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

  史家小学分校副校长汤亚宁认为,在京剧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不仅学艺,更学会了做人。该校三年级的高浛斐和景山公园的爷爷奶奶成了好朋友,除了和老人们切磋京剧技艺外,高浛斐还会主动搀扶老人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做些事情。高浛斐的爸爸感慨道:“学京剧就是学规矩。”

  为助力传统文化“落地生根”,东城打通了四条途径: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刊等成为中华文化宣传的“阵地”;通过课堂教学,实现京剧等课程融入各校课程体系;通过课外活动,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并建立一批“非遗”传习基地,成立雕漆等优秀传统文化社团。

  可持续发展2050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除了“健康·成长2020工程”与“文化·传承2030工程”取得新进展,近年来,东城区教育综合改革还有其他多项成果,如探索依托学区、学校、校外教育机构、职业体验中心、社会资源单位的“学院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施干部教师交流轮岗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这些举措其实并非孤立存在。

  东城区教委主任周玉玲表示,“可持续发展2050工程”坚持德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持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从学生个体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用终身教育的观念引领学校教育。另外,要倡导校园文化建设中硬件环境和文化环境相得益彰。在教与学以及评价方式上,不仅要看即时取得的学业成绩,更要看学生习得了哪些关键能力,如学习认识时间,更要学会生涯规划;学习生活技能,更要学会生存法则;学习法律知识,更要学会规则意识等。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