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化春蚕

发布时间:2017-09-11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三尺讲台,有这样一群人无悔坚守;幼苗满园,有这样一群人不懈耕耘。他们是吐丝不止的春蚕,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红烛,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教师。值此第33个教师节之际,本市推出10名获得北京市人民教师奖的教师,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北京林业大学

尹伟伦:年逾古稀仍不离讲台

  尹伟伦院士是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林学家、生物学家、林业教育家,国际知名的杨树专家。他擅长在林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开展教学和科研。

  他从基础研究入手,用生物学和林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研发创新理论和技术。他发明植物活力测定仪,首创鉴别苗木和根系死活新技术,为保障造林苗木成活把关,获得国家发明奖和专利;建立评价苗木质量的生理指标体系;攻克林木速生良种难开花、结实少、不能丰产良种的难题,人工促进速生优株早花、丰产,极大缩短育种周期,鉴定为“填补林木开花理论空白”;开辟按植物生命需水信号调控的精准节水灌溉新理论与技术……填补了一项又一项学术空白。

  尹伟伦院士把提高教学质量看作事业的生命线,不但精心备课,利用课外时间辅导答疑,而且及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他不但指导研究生,还承担研究生、本科生教学。他至今已有70多岁,却仍然坚守讲台。

 

北京师范大学

林崇德:让学生超越自己

  林崇德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教书育人”是林先生的挚爱事业,“培养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是他的教育理念。截至2016年,他培养出88名博士,为中国教育界培养了一批具有突出贡献的学者、专家。他曾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全国教育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常人说“五子登科”,而林先生对学生的关心绝不仅仅是“五子”。他关心学生的“帽子”,为他们获得学位努力创造条件;关心学生的“房子”,为解决留校学生的住房四处奔波;关心学生的“票子”,重视学生的经济情况和发展趋势;关心学生的“内子”或“外子”,为他们配偶调动奔走,甚至为了有些学生的恋爱、婚姻也劳心费神;关心学生的“孩子”,为解决学生子女午餐问题,特意求助小学校长;还关心学生的“台子”,即学生学科发展的平台,为他们所在单位的学科建设,特别是队伍建设出谋划策。

  正是林老师对学生的感情投资和“仁爱之心”,他先后送出16位博士研究生出国联合培养或当访问学者,15位按时回国。多位回国的学生深情地说:“林老师不是我父亲,但胜似父亲”。他的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授说:“我们都是林老师的成果”。

 

北京商业学校

史晓鹤:35年从“鹤姐姐”到“鹤妈妈”

  “教好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服务整个社会。”这是史晓鹤一直以来的职教观念,也是她职教情怀的体现。她坚持每周住校一天,坚持与学生在一起。她说:“在一起就是最大的爱,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这一坚持,就是30多年。

  史晓鹤坚持每年给新生、家长和青年教师上开学第一课。她深入学生宿舍、食堂、教室,与学生促膝谈心,沟通交流;参加学生活动,指导学生技能大赛,下企业看学生实习。

  忙,是史书记的工作节奏,更是一种常态。每个月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她看着手册上记得密密麻麻的工作,开玩笑说,周末休息一天都是“奢侈”,甚至每个月都顾不上回家看看已经年迈的父母。

  35年,钟情职教,微笑、掌声和“你真棒”是她对待学生的“秘密武器”。35年,从学生们熟悉的“鹤姐姐”到“鹤妈妈”,变的是岁月对容颜的改变,不变的是对学生那份永恒的爱与奉献。

  35年,她带领北京市商业学校走出了一条国企主办、具有首都职业教育特色的发展之路,使学校成为北京乃至全国职业教育的卓越品牌学校。

 

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

郑丹娜:用悄悄话走进学生心灵

  一位小学教师用360万字的悄悄话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这位教师就是垂杨柳中心小学的郑丹娜。

  郑丹娜每天忙碌于上课、备课、处理班务、批改作业,但工作的繁忙和琐碎丝毫没有影响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她精心给每名学生建立悄悄话交流本。师生约定:孩子们每天把心里的小秘密、生活的小烦恼、对老师的小意见悄悄写在本上,老师每天回复,加以引导。

  这种悄悄的对话,使郑丹娜变成懂童心的老师。她宽容孩子的错误,接纳孩子的情感,用最柔软的话语让孩子远离错误,增长智慧。

 

 

北京市第八中学

汪艳:每一天都感受着做教师的幸福

  27年的从教生涯,汪艳先后担任初高中普通班、实验班及超常儿童班的英语教学和班主任。几乎未请过一天假,从未离开过教学第一线。

  汪艳说:“我几乎每一天都在感受着做教师的幸福,那就是看到学生的进步,感受学生的成长,体会学生的理解。”

  她大量整合并自编教材,让英语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在课下减轻学习负担。在课堂上,她有效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听、说、读、写的综合活动中。她还设计了多门选修课和研究型学习,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英语语言技能课,如配音、演讲、辩论和戏剧等。

 

北京市丰台第二幼儿园

游向红:爱与责任中书写精彩

  游向红坚守学前教育事业36年。自2002年来到丰台二幼任园长,不断为园所的发展精心布局,勾画蓝图。

  为了二幼的发展,游向红不知牺牲了多少个晨昏和休息日。她顾大家舍小家:常常和老师们备课到很晚,才想起女儿还未吃饭;为了完成争创市级示范园的工作,她放弃了对女儿高考的辅导,自己一直战斗在教育第一线……为抓紧每分每秒,游向红白天深入班级,晚上和班子成员通过微信研究讨论幼儿园的文化建设等工作。休息日她也不放松。但她每天精神奕奕,充满激情和干劲。

  在平凡工作中,她用自己的行动为“楷模”写下了最美好、最生动的注释。

 

北京轻工技师学院

张美荣:开发一体化课程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张美荣从事职业教学工作22年。她热爱职教事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课程开发项目中,张美荣组织学生全程参与课程开发。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中,她将企业文化和德育教育贯穿教学始终,以企业的真实生产过程为导向实施教学,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她还指导多名学生参加北京市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取得2项团体第一名和9人个人一等奖。

  张美荣主持开发了《常用电工仪表使用》等6门课程,编写了配套教材并出版,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

 

北京市通州潞河中学

祁京生:以生为友以校为家

  祁京生以生为友、以校为家。每节课的教案他要复备三遍以上,每学期至少要与每名学生谈心谈话三、四次,几乎每年都要到学生家中家访。

  每天早上7时,学生到校前他就来到学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晚上10时,学生下了晚自习他才离开学校,回到家继续备课,时常通宵达旦。

  为了学生,他牺牲了休息与健康,拖着病体继续给学生上课,在下不了床的情况下坚持为学生判作业,深夜伴在病危父亲的病床前准备高三毕业班的课。一切只为那一份沉甸甸的教师责任。

 

北京市大峪中学

韩玮:拓展课程让山区孩子开眼界长知识

  从教23年,连续三届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2014年入选第二批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分获优秀班主任二等奖、特等奖等。这是韩玮在教师岗位上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

  出生于教师之家的她,大学毕业就踏上了门头沟区教育的沃土,从此扎根其中。她结合学校特色,开发了“中科院里求真知,黄鹤楼前悟人文”(武汉)等5个“行走中的课堂”山谷系列课程;带领部分学生赴美参加“中美文化交流”等。这些互动课程,让山区的孩子看到世界的神奇,触摸到世界的棱角,聆听到世界的声音,感悟到科学探究的魅力。

 

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中心小学

崔海明:体育教师扎根农村小学28年

  在农村小学从教28年,崔海明几乎牺牲了所有节假日时间。训练中,为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他根据学校场地、学生实际情况制订训练计划。为了不耽误学生正常文化课学习,他充分利用早晨和下午学生活动的时间组织训练。在训练中,他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学生不舒服时,他及时买药;学生情绪波动时,他主动谈心;学生遇到困难时,他主动想办法解决。

  从教以来,崔海明为高一级体育学校输送了近百名中长跑人才,2人获得全国冠军。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