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妈妈坚守“爱心小屋”——记“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田丽鸿

发布时间:2007-06-18 期号:
  记者见到田丽鸿老师时,她刚下课,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疲惫,但一走进她苦心坚守的那间“爱心小屋”,田老师的脸上就露出自豪的神色。在这里,她的身份不仅是教师,更是学生的知心人。
慢磨
  田丽鸿老师今年43岁,在知春里中学从教已16年。在学校,她除日常的授课业务外,还自愿接下了一个“苦差事”——给孩子当心理辅导员,用田老师的话说,就是做学生的大朋友。当心理辅导员,每天要比学生来得早,走得晚。虽然累,但看到学生有了进步,田老师就快乐。
  田老师讲述了一个名叫张华的学生的故事。当年,张华是班里出了名的调皮捣蛋鬼,被称作“四大金刚”之一。他上课不守纪律,下课打架,初中上了两年就被迫转学。后来,他在新转入的学校里仍我行我素,最后也呆不下去了。痛定思痛后,他决定继续回知春里中学就读,但他指名要求进田丽鸿老师的班。别的老师知道这个孩子不好管,接他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使,就劝田老师别答应,但田老师毫不犹豫地让他进了自己的班级。此后,张华成了“爱心小屋的常客”,田丽鸿老师把每天的闲余时间都花在和他“慢慢磨”上,多则几个小时,少则几十分钟,给他讲一些励志故事,谈谈理想。渐渐地,张华明白了田老师的苦心,学习和纪律都有了很大进步,最终考上了不错的学校。
干妈
  为了学生,田老师一次次放弃生育机会,到现在也没当上妈妈。但她从不后悔,因为学生们的爱给了她最大的安慰。
  田老师教过一个叫刘雨凡的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自卑的他平时少言寡语,遇到不会的问题不敢提问,作业自然做不完。田老师得知他的情况后,主动上门家访,当她看到用来招待自己的不过是一杯加了白糖的白开水,而这已经是这个家所能拿出的“最好东西”时,田老师心里阵阵泛酸。家访后,她开始格外关心刘雨凡的一举一动,不但帮他争取到学校的特困生奖学金,还经常买衣服资助他。
  为消除他的自卑心理,田老师每周都抽时间与他聊天,每次一个话题,让他逐步树立起自信。日子一长,刘雨凡和田老师有了深厚感情,干脆认她做了干妈。
  田老师自豪地告诉笔者,学生们都喜欢叫她“田妈妈”。每逢节假日,孩子们都会发短信问候或上门看望,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做您的学生真幸福!”
道歉
  田老师认为,对学生严格决不是害他们,相反,纵容他们才是错。遇到学生犯错误,田老师会毫不客气的指出;如果批评错了,她会放下架子,马上道歉。
  有一次,两个学生在课堂上说话,田老师当场批评了他们,学生不服,和她争论了起来。事后,田老师仔细地反思,觉得自己也不太冷静,言词过激。在当天下午的班会上,田老师先是指出学生上课不应该讲话,接着反省了自己的失误,话音刚落,班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田老师觉得,凡事都要讲个理字,不能用老师的身份压学生,这也正是她受学生欢迎的秘诀。
  田丽鸿老师是坚强的,遇到最闹最差的班级,她从不推托;她又是谦虚的,评选优秀先进,学科带头人,她一让再让,淡然处之,正因如此,她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同事的尊敬。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