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支招:一模后这样提分

发布时间:2023-05-04 期号: 1702期

名师支招:一模后这样提分

 

历史

有针对性  重有效性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师 田子刚

 

一模结束后,高考日益临近,但考生提升成绩尚有较大空间。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进一步提升历史成绩?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的针对性、有效性尤显重要。

  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一模后的复习被称之为回归基础阶段。基础是能力的前提,能力是知识的运用。考生要充分认识课本的重要性,反复阅读课本。

1.考生要阅读课本目录,分析单元间的联系,包括单元标题和每课标题间的逻辑关系,单元标题和每课标题体现的时代特征。例如,历史选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标题“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四单元标题“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第五单元标题“战争与文化交锋”,这三部分内容整合起来实际上反映了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三种途径。又如,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的标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体现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征之一是民族交融,隋唐时期历史特征之一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考生要全面阅读,不放过课本的每一页和每个角落。阅读教材要做到全面、充分,举凡课本的标题、大字、小字,导语、正文、注解,地图、图片、示意图、图例、文字说明,学习聚焦、学思之窗、历史纵横、思考点、史料阅读、问题探究、学习拓展等栏目的文字都要进行阅读和思考,做到无遗漏。

  二、熟练掌握古今中外历史的发展线索、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

如中国共产党党史可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期,世界近代史可分为手工工场时期、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三个时期。中国古代史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社会生活六个方面,中国近代前期可从列强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中国人民探索史、近代经济史、近代文化史、社会生活史六个方面,世界近现代可从资本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国际关系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六个方面概括其特征。

  三、对高考命题重点、热点和要点了然于胸

考生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的复习。以上内容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热点和高频考点,复习务要充分,相关史实要做到了然于胸。

  四、掌握不同类型题的答题方法、答题步骤和答题结构

考生对材料题的提取概括可采用句子缩写法、核心词法、标点符号法、关联词法、上位概念法、课本语句引用法、颠倒语序法、多角度概括法等。

  五、选择性精练,整理错题本

考生注意不要做太多试卷以免占用过多时间,各区二模和查漏补缺试卷不必每套皆做,可以选择其中的典型题目进行精练,把做过的典型题目剪切分类粘贴在错题本上,分析错因,找出不足,不断改进,完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答题水平。

 

 

地理

落实基础  专项突破

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师 何永德

 

  一、阅读教材,构建框架

考生要对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认真阅读书本,理解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比如,课标指出“1.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那么考生就要主动寻找书本如何运用资料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阐明了太阳对地球的哪些影响等内容。读完每节内容后,考生还要把其内在联系以知识框架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建构出来。

  二、整理试卷,梳理错题

高三以来,考生做过很多试卷,有周练、月考、期中、期末、一模等,要把这些试卷按照等级分类汇总,然后认真翻看。考生注意重点看错题,分析错因,如果是知识性问题就要看该知识是不是掌握并理解了,如果还存在模糊的地方就要下功夫琢磨,找老师答疑;如果是思路、方法的问题,就要进一步提炼、总结,归纳出一般性的可迁移的思维框架。比如:下面是运用进水管与出水管原理来分析数量对比变化导致性质变化的思维模型,考生利用该模型很容易找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

  三、研究往年考题,把握趋势

归纳总结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常见考点和易错点以及解题思路和方法,可以帮助考生熟悉高考地理的命题特点和趋势,检验学习效果,发现优势和不足。北京市新高考试题特点是能力立意、素养立意,突出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以及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的考查。我们可以把近三年北京地理高考试题汇总,看看它从哪个角度以什么方式考查了哪些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和地理素养,从而把握其重要考点。

  四、查漏补缺,专项突破

考生一般可按照知识、能力、方法等三个维度梳理反思自己的得与失,也可从题型和知识模块进行专项突破。

1.选择题专项突破。选择题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很难做出正确判断。因此,考生一是要经常复习教材和课本,熟悉各种地理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以及各种地理图像的名称、类型、结构特征等;二是要提高审题的意识和能力,仔细阅读题干和材料,抓住关键词和限定词,明确问题的要求和范围;三是要灵活运用排除法,如基础知识排除、逻辑推理排除等,可以快速缩小答案范围,提高做题效率。

2.综合题专项突破。除落实基础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及表述能力外,考生还要研究设问中的行为动词和中心词。行为动词中的分析、说明、评价、指出、说出、比较、列举等各有相应的答题策略;中心词中的特征、条件、原因、影响、作业、意义、措施等也有各自的答题框架。

3.知识模块专项突破。考生可按照地球地图、大气、水、岩石、整差性、自然灾害、人口、农业、工业、服务业、交通、区域及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等模块查漏补缺。

 

 

思想政治

三种思维  提高质量

北京一六一中学教师  陆 娴

 

高三一模后,大家对知识的掌握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不少考生往往会有这样的疑惑:“一看题就懵,看了答案却恍然大悟,这不都是我背过的知识点吗?”这就启示我们一模后要追求“高质量学习”。

现阶段的学习与我们学科内容中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策略非常相似。我们需要投入,但不是越多越好;我们不能只关注知识的简单叠加,还要注重知识理解和运用的深化,注重知识、方法甚至是格局的系统优化,用综合的思维去提升学习质量。

  一、逆向思维——以考定学

考试是手段,也是方向。考生可研究近三年高中学考等级考思想政治试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备考效率。我们简单将设问做归类整理可以发现,试题大概有四类任务:原因影响意义类(6个)、提建议措施类(5个)、谈理解认识类(3个)、是如何说明类(6个)。这其中不变的是:每一年各种类型都会全面呈现,并一直要求问题解决。变化的是:在2022年,虽然任务本质上是意义类题,但是却用了“如何发挥作用”这样的表述;本来可以直接问“作用”的题,却用了“分析促进作用”这样的提法;即使任务中直接问“中国宏观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意义,但是在参考答案中却要求写出意义的背景、中国具备的条件,然后才是具体结果性意义。这意味着,等级考的考查更加注重“过程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学业水平命题要求中提出:“根据题型的不同,学业水平考试既要有答案唯一的试题,又要有答案开放的试题;既要有只需呈现最终答案的试题,又要有需要解释答案理由与展现解题过程的试题。”要求非常明确。

  二、问题思维——强化方法

根据以上四类基本题型,我们要善于总结基本的答题逻辑。比如提建议措施类的试题,考生要明确答案需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针对的问题是什么——谁去做(+对谁做的)——怎么做(原则、方法、手段、途径等)——达到什么效果(意义或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其一,不同的试题针对的问题具有特殊性,考生不能只套用以往试题的经验,要学会分析情境中具体问题的特殊性。其二,例如关于怎么做这一点,不同的模块思考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比如经济试题如果是政府的话,考生要聚焦经济职能,如宏观调控职能、市场监管职能等;政治试题要聚焦的就是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以及按照什么民主途径和方式、采取什么合法程序等。这需要考生对于基本方法做内化和特殊性改造。

  三、综合思维——系统优化

知识、方法都是答题的必备要素,但如果想达到1+1>2的效果,考生就要优化要素结构。系统的优化需要一个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统领”,那就是格局——即价值观。当你把“民主”真正理解为“党领导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你自然会在政策建议里带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也会在阐述意义时写到“有利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当你有了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时,自然会在探究原因时,感受到中特色社会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物理

研读教材  夯实基础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教师 时子豪

 

一模可以诊断出考生复习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考生要进行针对性地改进,优化方法,提升成绩。

一、研读教材 关注细节

北京高考物理试题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教材,2022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试题素材源自教材,其中解答题第19题的第二问“推导证明万有引力的平方反比规律”就是教材中的正文。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读好教材、用好教材、挖掘好教材。

在研读教材时,一定要关注细节,进行体系构建和整合归纳。特别对于核心概念和规律的建构过程及物理意义、物理量的定义方法、物理规律是具有普适性还是有特殊条件限制、运用物理规律能解决哪类问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规律应用的拓展和变化等,考生一定要对物理本质有深刻的理解。比如“势能”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北京高考的高频考查概念,考生在已经累积一些题目后再回顾这个概念时,一定要站到高处去理解。如重力、万有引力、弹簧弹力、静电场力、分子力等这些力做功均与运动路径无关,只由初末位置决定(要会证明),这样的力称之为保守力。而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说明某种能量的变化与路径也没有关系,因此,可以建立势能的概念,即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所产生的能量。根据作用力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势能,将其进行概括归纳,从而进一步得到保守力做功与势能变化的关系为[WAB=EpA-EpB=-ΔEp]。按照上述分析,不会存在摩擦力势能以及在涡旋电场中也不会有电势能的概念。

二、规范训练 夯实基础 

在进行各区高三期中、期末、一模试题整理时,考生要将自我解题过程与标准答案比较,熟悉评分规则、作答标准,通过自我诊断,分析和明确自己为何失分,针对曾经做错的题目以及讲评时老师重点强调的规律、方法、重要结论和物理思想等进行梳理与总结。尤其是计算题,在过程分析上一定要具有逻辑思维,在方程书写上一定要规范,明确自己到底想运用什么规律,是功能关系还是能量守恒,不能“混搭”。比如运用动能定理求解问题时,要先选定初末状态和过程,然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厘清这个过程哪些力做功,再去列动能定理,规范地表示出等号左边合外力做功,等号右边为末动能减初动能。

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可从教材中的课后题入手,对教材中出现的典型、重要的物理模型要进行归纳总结,如小球弹簧模型、绳球杆球模型、传送带模型、子弹打木块模型、电流微观模型等,做好运用核心规律解决经典模型的梳理。

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除基本模型必须过关外,还要研究每年的命题思路与考查方向。比如2018年、2020年、2022年在计算题中考查了球面辐射模型,考生可将同类问题一起比较,依托真题,通过审题、信息分析、创建图景、建构模型,最终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思路。

 

 

化学

诊断问题  科学备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教师 赵玉珍

 

一模是一场诊断性的考试,可以检验学生一轮复习的效果,推动考生去解决问题,形成对知识的本质理解,进行知识查漏补缺。

一、查漏补缺的方法

查漏补缺是每次考试后老师挂在嘴边的话,但是如何查漏补缺?如何通过一张试卷找对自己的知识盲点?自己具备查漏补缺的能力吗?搞清楚这些问题,才可以真正做到查漏补缺。

考试后考生需对标答案,对试卷进行认真深入分析,诊断自己在知识、解题方法、学科思维方面的不足。看看试卷当中得分、失分的题目有哪些?失分是因为知识掌握不熟练,还是审题不仔细?是答题思路不合理,还是答题角度不清晰?找到原因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二、备考建议

1.回归高考试题,注重知识间的类比联系

考生可把近5年北京高考题的某种题型放在一起做,寻找同种题型的普遍规律(试题结构、立意、信息给予形式、设问方式、常考的知识点、知识的关联性、解题方法、能力考查点、易错的点等),熟练掌握常见设问的答法。结合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中考查的知识点,梳理能得分但易错的知识点和思维点,梳理可以迁移应用的方法,形成对化学学科本质的深刻理解。

2.提高认识,完善思维模型

考生要构建物质性质及转化模型、分离和提纯模型,速率和平衡角度分析模型;解决工业流程图题基本框架; 工业生产类综合问题分析解释要点及思路;电化学问题解决思维模型、“调控反应 ”类的问题;有机化学合成分析模型、物质结构分析模型等重要的模型及答题思路模板,依据自己的薄弱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并基于变化的本质去思考问题,逐步实现真实而复杂的情境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提升认识模型。例如,化学真实问题解决的一般流程:审题(审目的、审物质、审条件、审新知)、析题(分析设问指向的问题、涉及的物质、涉及的反应、新信息提示的内容、关联的必会知识)、解题(分类、分析、对比、找到对应的方程式、对应的概念、对应的规律原理)、答题(回应目的、找准反应、说清变化、规范书写)。

3.注重对信息的提取及加工

北京高考化学试卷信息形式多元化,如符号表征、物质结构图、实验装置图、能量变化曲线、微粒反应机理、晶体结构图例、工业流程图、有机合成路线、陌生原理资料呈现等。信息的角度多样、形式多样,考生要找准信息与问题间的关联,提高信息输出和加工能力及高阶思维能力。基本思路可以依据信息找微粒、根据来龙去脉找反应、依据性质条件看影响、依据概念想思考角度、根据证据进行推理论证。

4.关注审题及答题规范性训练

审题环节考生要全面细致,能看会信息、看懂问题,用圈画关键词、连线、画示意图等形式,将文字转化为化学语言。审题力争能做到“去情景”化,见“生”想“熟”。

关注答题角度,落实答题规范性。语言表述要有起因、变化、结果,例如,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问题,就要找到平衡,再找到变化条件,最后写出变化结果;如果题目要求结合方程式解答,就必须写出方程式,再进行文字表述。

 

 

生物

整合知识  巩固短板

北京市第四中学高级教师 郭羽

 

经过前一阶段的集中复习和一模的试练、总结,考生们已经到了备考的新阶段。在接下来的备考中,建议考生们关注以下方面,并结合自身情况做好复习计划。

一、认清优势与短板,针对性解决问题

考生此时需要对自己在生物备考中已经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每次考后的反思和总结、多次考试的纵向对比,是发现问题的好途径。生物等级考以考查考生核心素养为宗旨,而核心素养与生命科学研究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试题均依托真实的科研情景,以解决真实的科学问题或生产实践问题为目标。考生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够帮助其迅速进入科研情景,而问题的解决则依靠关键能力,包括获取信息、科学探究、逻辑推理能力等。对于能力已经具备,考生需要保持优势甚至上一个台阶;而对于尚欠缺之处,则需要针对性训练、总结,补齐短板。

二、遵守学术规范,答案有迹可循

很多考生能很快理解题干信息、进入问题情景,但是对于如何写出正确答案依然感到困惑。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研究工作的交流和分享要遵循学术规范,这就要求论文或报告的语言表达准确、科学、简练、有逻辑性。近3年的生物等级考试题,答案鲜有特别长篇幅的,把很多填空题的答案进行长篇大论地论述,是一个误区。以“描述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依据”为例,分析清楚图中的自变量、因变量,说出各组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即可。再以“结合题中信息和相关知识解释某一现象”为例,可以先在草稿纸上画出简单的逻辑图,然后以专业、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对于“说出生物学意义”这类题,要从生命观念中相关的角度去答题,如物质与能量、进化与适应、稳态与平衡等,要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升华”。

三、回归核心知识、巩固关键能力

如果说一轮复习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全覆盖,二轮复习实现了形成知识体系和迅速培养关键能力,那么高考前就需要简化知识体系、巩固关键能力。考前考生要对知识进行复习和回顾,因为情景千变万化,对核心概念的考查是不变的。如果此时考生要构建概念图,它应该是一个极度简化的概念图,但能帮助考生联想到所有的核心知识。以“生物与环境”模块为例:

前期通过大量的高强度训练,考生提升了关键能力。高考前,需要对已经培养起来的能力进行巩固,此时不需要去挑战特别难的题,而是保持在较稳定的节奏下适度练习。此时信心也非常重要,考生要相信自己经过长时间扎实的努力,已经为高考做好了准备,一定能顺利解决问题、取得理想的成绩。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