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变中国 化作春泥更护花——访自创“演、说、写”作文教学法语文教师刘雪倩

发布时间:2018-11-14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刘雪倩,出身教师世家,教书育人是流淌在她血脉中的渴望。从小受教于名师,是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制度后的受益者。毕业后,三十余年教书育人回馈社会。当年的她,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自创“演、说、写”作文教学法,获国家级奖励,让更多孩子的命运因此改变。如今的她,虽已不再任教,却从未离开教学、科研一线,奔赴远郊区、乡村校,只为让更多的老师受益。她说:“高考改变了我个人的命运,我也要和同仁们一起,更好地落实考试改革的精神,帮助更多的孩子顺利应对高考的挑战。”
 
  记者:您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请问从小到大谁对您的影响最大?
  刘雪倩:我的母亲。她的爷爷和二爷爷是“一武一文”俩秀才,辅导“科考”(科举考试),桃李众多。母亲6岁上私塾,举人教,8岁离家,就读于沈从文等名师荟萃的教会学校。国文老师毕业于中国大学文学系,课堂上连讲带演“黛玉葬花词”,被学生昵称“大青衣”;北师大地理系教授王一恒,“利用谐音记地名”激发兴趣,令母亲立志教地理。后来,她果然教了一辈子小学地理。今年5月中华世纪坛举办“中华家风展”,还展出了她作为百岁老教师的事迹、家训和家谱。
  母亲每当寒暑假回家,总要把村里的穷孩子召集起来,教他们念书识字。受其影响,儿时的我也时常在院子里挂个小黑板,教玩伴儿背诗、认字,模仿萌生了“当老师”的愿望。母亲说,要当就得当“好老师”。这句话成了我的毕生追求。
 
  记者:您当时为什么想参加高考?高考对您有什么影响?
  刘雪倩:上大学深造是我和众多同学的夙愿。我就读于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名校——北京女一中,校长是延安来的教育家杨滨。恢复高考两年后,我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学而知不足。中学和大学里的众多名师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和终生学习的愿望;大学毕业后又自学了人大的美学、北师大的心理学课程;相继完成了北大乐黛云教授的“比较文学高研班”和北大教育学院“科研型教师高研班”的学习。
 
  记者:大学学习期间,哪件事情让您印象最深刻?
  刘雪倩:考上大学后,由于要照顾孩子,不能住校,只好每天骑自行车往返京城南北,一趟要近两小时。学校的教学进度快,课下得自学扩充。比如,学习《诗经》时就时常约好友到附近的公园里自学。那个年代上大学,不少是被耽误的“老三届”,大家都很珍惜学习机会。令我印象深的,就是班里后来著作等身的民俗研究专家,为了学习,干脆连做饭的时间都省了,买一口袋馒头,吃一礼拜……在众多学长的感染下,我克服困难坚持学习,做到4年全勤,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记者:大学毕业后就重返学校教书,您是如何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
  刘雪倩:毕业后,我直接就教高二。为了尽快熟悉教材,我参加了涉及初高中12册教辅书的编写。刚教课的时候,我顾教材顾不了学生。母亲的老师“大青衣”的教法启发了我,即用表演的方式,文图转换,培养语感。我就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教学试验中,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我先带着4名学生去中戏老教授家学“说书”,上课时一人说一段。“惊堂木”一拍,情境毕现,这样人物在学生脑中“活”起来,促进了学生的深度理解。课后,老组长说:“这才是语文课。”
 
  记者:您是如何与作文教学研究结下不解之缘的?
  刘雪倩:我从小受传统文化熏陶,4岁背唐诗,8岁写诗词,上初中时喜欢写作文,后来留校在政工组搞宣传、在文艺队做编舞,向专业老师学到了不少。艺术的熏陶,创作灵感的激发,都为我后来的作文教学研究打下了基础。1992年,我参加了教育家温寒江教授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发展形象思维的教学实验与研究”,负责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研究。从“八五”立项到“十三五”的追踪调查,一干就是25年。我用“每日一文”的形式,引导学生留意生活,3年下来,集成25万字的作文选。参与实验的这两个班后来中考语文平均分位居全区同类校第一名。
 
  记者:您和学生之间最让您难忘的是什么?
  刘雪倩:最难忘的是通过参赛、投稿、编写训练脚本、拍光盘等一系列“在生活中教、学作文”的实践活动,师生共享创作的快乐。特别是众多学生树立了理想,激发了创造力,多年后成才,令我欣慰。具有电脑编程特长的学生费云,被我请来做美编,并鼓励他报考清华电子系,3年后如愿以偿。学生陈震在北航学习“计算机人体感应”期间,创造力一发而不可收,4年就有两项发明专利。而今,他一边在清华硕博连读,一边融资千万,创立“速感公司”,研发机器人。获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的李子元就读多伦多大学,后进入加拿大政府工作……多年来,我教的众多学生,在各行各业发挥着作用。这些孩子的成功令我难忘。
 
  记者:在执教生涯中,您取得过哪些成就?
  刘雪倩:2002年,获北京市“第四届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演、说、写”作文训练光盘获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二等奖。2004年出版的专著——《教学生在生活中作文》(《北京教育丛书》之一)被丛书编委会认为“有鲜明的实践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2007年,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推荐为“教师继续教育教材”。2009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三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年,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14年获教育部颁发的“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奖励”二等奖。
 
  记者:作为恢复高考的受益者,您如何看待高考改变中国这一命题?
  刘雪倩:让更多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途径之一。民族振兴靠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源源不断地为学校输送优秀毕业生,教书育人才能薪火相传,人才辈出。尤其在当今国际竞争中,急需创新人才来推动高科技发展。众多学生的成就,令在一线教书的我欣慰无比,为国家培养人才,我乐此不疲。因为我和同仁们看到了这样的事实:没有创新型教师,何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记者:您从2003年起就参加北京教育考试院的中考评价工作,能简单说说么?
  刘雪倩:参加考试院试题评价工作的初衷,还是“急学生之所急”,即站在考试改革的前沿,作为第三方,利用中考实测数据统计进行分析,客观评价北京市中考试题的命制和考生水平,从而为来年的试题命制及教学提出建议。15年来,我通过撰写评价研究报告的方式,传播考试改革和考试评价的理念,促进北京市的教学水平提高。近5年来,考试院还为区里“把脉”,针对各区数据进行分析,精准提出“诊治”办法。
 
  记者:2004年退休后,您仍没有放弃教育事业,具体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刘雪倩:退休后,接受北京市教委和考试院颁发的三个聘书。其一,作为考试评价专家,每年撰写试题评价或考生水平的数据分析报告,或下情上达,撰写简缩版报告;先后受邀到延庆、房山等近十个区做“中考语文学科质量分析”,针对该区的具体问题,提出教学建议。其二,作为《丛书》作者,应邀去门头沟等区举办讲座,推广“演、说、写”作文教学法;担任北京市第六届和第七届“读、用《北京教育丛书》征文活动”评委。其三,参加北京市老教总会、关工委组织的支教工作,到密云偏远农村校,听课评课,为首都师资水平的提高,尽微薄之力而乐此不疲。因为,时代呼唤“名师教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