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发布时间:2017-09-22 期号:

  本月一条名为“花180万留学,回国被开2000元底薪”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多数人认为不能以个体案例来否定留学生群体的高素质。然而个案的背后,是近半数海归初次就业工资低于6000元,八成海归对薪资不满的数据。留学人数的持续增长,并非只是简单带来人才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或海归的“贬值”,更消解了长期以来“国外月亮圆”这种对留学的非理性认知,从而让海归人才和国内毕业生一样,在就业竞争中越来越要靠真本事说话。

  曾几何时,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匮乏,高度依赖“公派”、“高额奖学金”的留学行为就能为海归的个人价值背书。甚至在一些招聘会现场,海归人员享有专属的“贵宾室”。自清末以来,留学与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技术”紧密相连,众多留学精英海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

  随着本世纪留学热升温,留学从精英的专利逐渐向大众普及,更让很多人视为躲避高考竞争的捷径,这势必降低了社会对于留学生群体价值的期许。国内教育与海外的快速接轨,不但渐渐消弭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差距,更让留学生海外所学专业知识的不可替代性大大降低。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国外回来的和尚未必更会念经”,同时国外的“经”与国内越来越近似。

  随着海外教育资源的开放、留学门槛的降低,海归逐渐失去“精英”的标签。除了少数就读于国际知名高校的留学生外,人们越来越难通过留学行为本身去衡量人才的学术价值,越来越难以分辨人才是透过层层激烈竞争去留学,还是为了躲避国内学业竞争去留学。在小说《围城》的年代,一纸克莱登大学的假文凭就足以让方鸿渐们的“海外学成”登上报纸,而今的人力资源经理们在面对名不见经传的海外高校时求贤若渴的兴奋早已被疑惑甚至恐惧替代。留学风向的改变,促使用人单位用全新的能力标准衡量海归人才的价值。留学不过是众多成才道路中的一条,能否在留学的道路上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让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发挥出优势,才是衡量留学成果的关键。

  新的时代,如果还对留学的“起跑线”优势抱有期待,就势必会高估留学带来的价值回报,让原本的成才道路变成资源的空耗。当海归遭遇2000元底薪的新闻令社会唏嘘的时候,其实更多留学生虚度光阴耽误学业,无法适应海外生活,海归啃老,甚至违法犯罪变“留狱”的案例已不新奇。如果缺乏理性的规划和准确的价值定位,把留学盲目当作成才万能药,留学经历这笔财富同样可能成为包袱。(徐 晗)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