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姐妹同分考进北中医

发布时间:2017-09-18 期号:

北京考试报特约记者 刘 婧 文并摄

  “两个584分!”时间回到今年6月23日,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学生吴亦枫、吴亦荷姐妹俩竟然查到同样的高考分数。9月3日,姐妹俩穿越2000多公里,坐了18小时火车,来到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专业完成报到。

  这对双胞胎姐妹,自打出生那天起,在相貌上就“达成了一致”,但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都没考过同样的分数,这次以同样的高考成绩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卓越中医京华班,是出乎她们意料之外的,但同时也成就了两人共同的梦想。

 

从小就与中医结缘

  “家里人总跟我们提起,在我们还没出生时,有一年奶奶不明原因地发烧,看过很多西医都束手无策,最后是中医把奶奶救过来的。”谈到与中医药的结缘,姐姐亦枫说,还得从奶奶那件事说起,当时家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转向了中医,遵照医嘱给奶奶服用了安宫牛黄丸,竟然奇迹般地把奶奶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也是在这件事之后,亦枫、亦荷的家里人都开始对中医感兴趣,喜欢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崇拜中医厚德济生的精神。

  “我们的名字也取自一味中药‘半枫荷’。”妹妹亦荷说,之所以叫半枫荷,是因为在同一棵树上生长着两种形态的树叶,一种像枫叶,一种像荷叶。在老家村口有这样一棵树,爷爷翻阅医学古籍,得知半枫荷还有药用价值,便给姐妹俩起了这个名字。“受家里人熏陶,我们从小对中医药文化有一种向往。”尤其是在屠呦呦提取的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姐妹俩更加坚定了学习中医的信念。

  在他们看来,中华医学,绵延数千年而气脉不绝,历经磨难坎坷而百折不挠,正是古人传承下来的仁厚医德和精湛医术,铸造了中医之魂,积淀了中华瑰宝。同时,中医药已不再局限于老祖宗时代的“拉斗子”“抓药”,而是可以和西医结合,用科学的方法提取、制剂后,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似秋枫,如夏荷

  从上学开始到高中毕业,姐妹俩一直都没分开过。在平时,她们更像一对闺蜜。

  “我们一个像秋天的枫叶,一个像夏天的荷叶。我是属于比较冷静的那种。”亦枫说,妹妹的脾气比较急,恰恰与她相反。但这也成就了她们性格的互补。高三,姐妹俩虽然不在一个班,但课后的学习在一起。亦枫的理综落后于妹妹,遇到难题实在解不开就放到第二天。妹妹亦荷可不能等,遇到了“硬骨头”非要当天“啃”完才能安心睡觉。当亦枫懈怠时,亦荷就会督促和监督姐姐前进。亦荷在解不出题充满“挫败感”时,亦枫又会开导妹妹,让她“学着放开”。

  姐妹俩每周六都会约好在操场“小聚”,把这周的重点难点“扫”一遍,把难题错题“过”一遍,同时安排下周的计划。考前几天,她们最后一次“相约操场”时,亦荷的内心充满焦虑,总担心高考会发挥失常,不能踏实复习。没想到她这种负面情绪非但没有影响到姐姐,亦枫“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似的,给她买了一包饼干”,说既然不想学习,不如就在操场走两圈减肥。现在回想起来,亦荷觉得多亏了姐姐。考前心态很重要,姐姐的淡然让她找到了最佳状态。

 

8年还要一起走

  “毛白杨,树皮、花序能清热利湿、祛痰,用于痢疾、淋浊等”;“杏,药用部位:种子。杏仁能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可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等”。在良乡新校区报到后,姐俩来到北中医老校区转了转,闻足了“中药味儿”。

  暑假里,姐俩买了一本《黄帝内经》,想诵读中医经典,但当问到有什么收获时,亦荷“噗呲”一笑,说还有很多内容看不懂。她们清楚地知道,选择了卓越中医京华班,就意味着选择了临床医学,意味着要在学校度过8年的时光。然而对于一名医学生来说,即使8年后,医学硕士毕业证、学位证、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一应俱全,有了从事医学行业的资格,但若想进三甲医院,可能还要再挥洒3年时光,攻下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我们在选择这个专业时,就知道要做‘苦行僧’,苦修多年才能成正果。”亦枫说,但是临床医学和其他专业不一样,所学的知识更能“对症下药”,将来毕业后的就业也更有针对性。“再苦,也苦不过高三吧?”亦荷笑着说,她已经跟姐姐说好,这8年她们要手拉手,一起走。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