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人物 “我让星星眨了一下眼”——记星河双语学校校长李守义

发布时间:2012-10-29 期号:

  一位老人,这辈子生活的圈子很窄,生于朝阳农村,在朝阳的学校中成才,毕业后又在这片土地上从教了整整44年;他的心却很宽,在垂杨柳学区主政24年,不求名,不贪利,干任何事都把别人想在前面,用7年的时间,把一个落后学区变成了全区素质教育示范学区。退休后,65岁的他又毅然决然地来到了星河双语这所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找到了生命的新起点。他叫李守义,一个让星星眨了一下眼睛的人。

  从公办学区书记到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校长,他殚精竭虑,急学校所急,想学校所想,完成了自己并不华丽的转身。

  2006年,已经退休5年的李守义接到一个“命令”:区教委要在十里河办一所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想让一个懂教育的人出任校长。毫无准备的李守义就这样与星河学校结缘。他说:“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看到这些别人觉得脏兮兮的孩子,只觉得说不出的亲。”

  上任第一天,校名难住了李守义,是保留原名十里河小学?还是再自拟一个?斟酌再三,他为学校命名为“星河双语”。他说,办这样的学校,没奢望做月亮,太阳更不敢想。我就是想把它办成全国成千上万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中的一颗明亮的星星,闪点儿光,发点儿亮。而双语,则是这所学校教学的最大特色。

  学校创建之初,除了校舍和设备,空空如也。老师要自聘,学生要自招,办学思路要自定,一切都让习惯了公办校体制的李守义感到一头雾水。与公办校比,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学生、教师流动性都很大,298个孩子来自23个省区,能力、习惯、心理素质都参差不齐;教师水平高低不一,很难管理。打工学校怎么办?打工教师怎么带?打工子弟学生怎么教?成了他那段时间反复思考的问题。

  一天到晚担心、着急,最终催生出李守义的“三力”组合。政府的支持力不能少,社会的助学力也很重要,有了这些,剩下的就要靠校长的办学力。

  住院11次,5次大手术,71岁的他几乎每天到校。在孩子中间走走,听他们叫一声“校长好”,他就哪儿都不疼了。

  李守义身体不好,说起话来轻声细语,慢条斯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陆续做过5次大手术,住院多达11次,脾胃肝肠都或多或少有毛病。可即便这样,每天只要有空,他还是愿意来学校,因为在这里他感觉最快乐,还能发现很多有趣的事。

  每次手术后稍稍休养,身体虚弱的他就又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教育中去。家人看到他每天忙到深夜,怕拖垮他的身体,多次劝他退下来。但想到学校羽翼初丰,孩子的成长基础还没打好,学生的教育效果还不明显,李守义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和学生在一起。

  其实只要他愿意,可以把学校交给别人去经营,但他放不下心。他说,公办学校校长办学思想不端正,会给孩子造成“半瘫”——只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务工人员子弟校校长办学思想不端正,会给孩子造成“全瘫”——为了挣钱,只抓安全,德智体全都忽略。我不能这样干。学校的每项赞助,他都要亲自出面谈。一个基金会的负责人正是在听了他的办学思路后,在学校设立了奖学金。朋友们也会一边开着玩笑说“看你这么大岁数不容易,就帮你一把”,一边为学校介绍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他们的评价是:把事儿交给老李做,放心。

  公园、博物馆、科学院……他都想让孩子去看看,春蕾杯、希望杯、剑桥少儿英语大赛……他都让孩子去试试,比起课本上的成绩,他更重视看不见的分数。

  “懂礼貌,讲卫生,守纪律,爱学习,健身心,会做人。”简简单单18个字,却是所有星河人的共同追求。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孩子学习基础、生活习惯都不太好,该从哪一点入手?李守义选择了好习惯。他的目标是,从星河走出去的每个孩子至少要是一位合格的社会公民。学习不好或许只是考不上好大学,习惯不好却会误人一生。走在星河的楼道里,每个孩子见到你,都会笑脸相迎,清脆地叫一声“客人您好”,公园里、大街上,见到年长的老人,他们也会热情地叫一声“爷爷好”、“奶奶好”。

  在李守义看来,与城市孩子相比,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孩子见识较少,更需要“放养”而不能“圈养”。因此,他对什么外来活动都不拒绝,什么大型比赛都让孩子们参加,“即使拿不到名次,体验一下也是好的”。只要有孩子拿到了不错的成绩,他就会用黑板报、广播大肆表扬,给他们树信心。一年,两年……嫩芽终于开花结果。

  剑桥英语大赛、百校英语大赛、希望杯,在与城市孩子同场角逐中,星河学生都能不掩其辉;升入中学的他们也有不俗表现,有的当了团支书,有的当了班长,有的当了英语科代表,还有的当了中英文主持人……

孩子们的成长让老人欣喜不已。他说:“我已经让星星眨了一下眼睛。”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