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就业列车 2014届毕业生,出发!

发布时间:2013-08-12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随着新学期临近,2014届毕业生即将踏上就业的列车。有关就业专家提醒,毕业生在各阶段做好计划,把握住时机,才能顺利抵达目的地。

 

购买车票:确定方向(2013年8月)

  “你应聘什么职位?”

  “我可以做课程顾问,因为我有超市促销员的经历;我还可以做培训教师,因为我有过半年的家教经验;我还……”

  “只能选择一个职位!”

“那您看我适合做什么?”

  “你都不知道自己最大的优势和兴趣在哪儿?我怎么向你推荐?”

  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场暑期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发现仍有不少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不清楚自己的求职方向,这样的对话经常出现在招聘会现场。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就业专家李亚晶提醒,方向不明会让毕业生在求职中绕弯路。毕业生不妨利用开学前这段时间明确发展方向。毕业后是否要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就业地点是选择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是选择国企还是外企?这些都是毕业生要考虑清楚的。毕业生可以结合个人爱好和能力,就这些问题多和家长、已就业学长沟通,也可以利用假期的短期实习初步了解行业和岗位。

 

踏上列车:对号入座(2013年9月至10月)

  踏上了就业列车,同“车次”的人要去相同的方向。大家在求职目标、简历撰写上会有很多相似之处。想要成功就业,毕业生就要让自己与同行者有所区分,根据“车票”上的座次“对号入座”,找到自己和同伴的区别和优势,不要因为“结伴同行”而丧失自己的优势。

  赵彬是某高校生物工程专业2012届毕业生。她的求职路曾因为“跟风跑”而曲折。她告诉记者,大四时班里半数人都报考了国家公务员,自己就也报了名。但当时她还不清楚考公务员的目的,对公务员的具体工作也是一头雾水,复习也没有花心思。国考失利后,她又“跟风”走进研究生考试的考场。“当初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但赵彬再次失利了。毕业之后,缺乏自信心及相关实习经历的赵彬在家闲了半年才找到工作,先后做过销售、文秘,可自己都不感兴趣。直到两个月前赵彬到一家杂志社当了编辑,才算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北京大学就业指导老师林思聪表示,刚上大四的毕业生还没有真正开始实习,对就业环境的了解也不多,这时很容易跟风行动,比如考研、考公务员等。这时一些大型国企、外企会进校园开宣讲会,毕业生也喜欢结伴去听宣讲会、准备简历。毕业生要认清自己的兴趣点和优势,切忌人云亦云“跟风跑”。早点认清自己和就业形势,不要等到毕业后再“临时抱佛脚”,否则会错过就业最佳时机。

 

加速前进:全力以赴(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

  在对求职方向和自己都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后,毕业生就要在“就业高峰期”与用人单位亲密接触,开足马力全力前进。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毕业前6个月开始求职是最佳时间点。毕业前半年,毕业生随着课程结束,心态渐渐成熟,求职知识沉淀,借助对工作和求职成功的渴望,一鼓作气,求职更容易取得成功。

  中国农业大学就业指导老师张虎提醒,每年的11月是校园招聘的第一个高峰期,七成左右的理工科毕业生会在这一时期找到合适的工作。下一年的3至4月是毕业生就业的第二个黄金阶段。在这两个高峰期,大量单位会打出招聘启事,为毕业生提供大量求职信息。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也会举办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和双选会。毕业生要抓住求职黄金期,落实工作单位。

  在这个阶段,毕业生还会过寒假。在假期里毕业生不要闲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提前趋势,很多用人单位把年后的招聘安排提前至年前。寒假期间,双选会、单位招聘活动频繁,形成年底一个就业高潮。毕业生要利用假期,多跑、多看、多投简历,与用人单位多接触。

 

安全抵达:扫尾捡漏(2014年5月至8月)

  这一阶段,大部分毕业生已经落实了工作单位,应届毕业生的招聘进入淡季。高级职业指导师刘艳华提醒,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不要灰心,因为有些毕业生中途“下车”会空出来一些“座位”,对持“无座票”的毕业生来说是个“捡漏”的好机会。有的毕业生考研成功放弃就业,有的毕业生手中攥着多个工作机会但只能签一家,这时用人单位只能重新招聘,这对还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来说是第二次就业的好机会。

  虽然此阶段是招聘淡季,但还会有一些新的就业机会供毕业生选择。自今年起,征兵由冬季改为夏季,入伍时间正好与毕业生离校时间无缝衔接。对于志在军营的毕业生来说,毕业后参军入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大学生入伍还将享受升学、就业专项优惠政策,如,三年内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加10分;服役期视为工作经历,在公务员考录和企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计算工龄等。

  暑期毕业生招聘月、全国网络招聘周等活动一般会在7月至8月开展,为毕业后尚未就业的学生提供新一轮就业机会。市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陈永强提醒,在这一时期,毕业生要调整好求职心态,适度降低期望值,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也是不错的选择。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