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文化的承续演变与分类析论

发布时间:2022-01-10 期号: 1604期

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文科资深教授 刘海峰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 蔡正道

 

  考试文化是指因考试而形成和衍生的文化,或者说是与考试相关的文化。考试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考试观念文化中,重要的是公平竞争、择优录取、考试改变命运三个观念。考试制度文化具有严密、刚性的特征。考试礼仪、考试崇拜或考试信仰、考试习俗等,则是从考试习俗文化方面,使得考试在社会上具有崇高地位和广泛影响。考试机构文化体现了考试机构的精神面貌、价值标准和文化素质,影响着考试机构的效能和形象。考试价值观最核心的部分可以概括为“至公至正,明远明察”。

  人类社会通常都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考试文化建设也是考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考试的主办机构,往往从最初的具体应对考试事务、确保考试安全、完成考试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才会开始思考一些根本性、长期性的问题,即进行精神文明方面的考试文化建设。从科举文化到当今的考试文化,都体现出考试在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考试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广泛影响。本文将古今杂糅,在阐释考试文化含义的基础上,分别论述考试观念文化传承、考试制度文化演变、考试习俗文化存续、考试机构文化建设,以及考试价值观问题。

  考试文化释义

  何谓考试文化?这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由于“文化”一词的内涵复杂丰富,释义众多,决定了考试文化的概念不易界定。“文化”是一个大字眼,也是一个使用广泛的字眼,无论旅游文化、茶文化……似乎什么名词后面都可以加上“文化”一词。不过,考试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考试还是创造、积累文化的一个重要活动。中国的考试主要是文化考试,形式主要是笔试,因此考试文化与文化考试两者密切相关。当今中国最大规模的考试是高考,涉及的人数及其比例远大于古代的科举。由于高考到目前为止只实行了70年,因此其文化内涵尚未及长达1300年的科举。现代考试文化并非直接继承科举文化,但由于科举文化长期而广泛地渗透到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考试文化深受科举文化的影响,并间接地承续科举文化。要了解考试文化的演变和内涵,首先要了解科举文化的源流和释义。

  科举文化诠释

  科举文化是一个长期被学界普遍使用的概念。由于1300年的科举制实行时间长,社会影响面大,因此科举文化的牵涉面比当今的考试文化牵涉面更广。科举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科举文化是指精神文明领域中相对于政治、经济方面的文化概念,它包括与科举相关的文学、史学、哲学、教育、艺术、社会习俗、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等;广义的科举文化是指因科举制的长久实施所形成和衍生的文化。除上述含义之外,还包括科举制度下的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军事文化、物质形态的科举文物等,实际上几乎涵盖了科举时代整个民族文化。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亚群也曾对科举文化作出过界定:“科举文化作为一个文化整体,广义上是指与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相关的观念、制度和物质形态的文化。它以‘大一统’的政治观和‘学而优则仕’价值观为导向,以公平竞争、平等择优为根本原则,在1300年的科举考试实践中,与传统文化中的经学、教育、文学、艺术、史学和民俗等文化现象相交融,积淀了丰富的科举文献典籍及其他相关的物质文化遗存。至于狭义科举文化则专指与科举选士相关的观念形态的文化。”

  刘海峰曾从广义的角度研究科举文化:科举在中国不仅是一种制度、一种教育,还表现为文化的其他方面,成为一股巨大的传统习惯势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融合,促进汉字文化圈和古代东亚科举文化圈的形成。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与中国类似,都具有东方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科举现象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同时作为物质形态的文化,至今影响着各种考试,影响着整个社会。

  科举是从隋唐到明清1300年间中国社会的制度支柱和文化主脉,其特殊性与久远的文化、观念影响力不仅有考试面向,而且要将其放置到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影响中来考察。当今一些博物馆在进行科举题材展览时,通常都以“科举文化展”为名。2010年成立的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也是研究科举文化的方方面面。2010年出版的《中国科举文化》一书,也是从大概念的范围来研究科举文化。因此,笼统称科举文化时,多数是指广义的科举文化。

  考试文化释义

  科举社会产生出科举文化,当今考试社会也衍生出考试文化。对考试文化的概念,以往已经有不少人作出阐释。如原国家教委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认为:“考试文化可以包括:(1)对考试工作内部诸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可谓考试的认识论,如对命题、评价、管理的认识;(2)对考试工作与外部诸因素及其关系的认识,可谓考试的社会学,如高考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高考与基础教育的关系,高考与社会的关系;(3)考试史,考试史的哲学问题。”还有专家认为“与文化的表现形态类同,考试文化具有考试精神文化和考试物质文化两种形态,其内部结构由考试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三个层次构成。考试文化的内核是考试观念文化,包括人们所倡导的公正公开的考试原则、平等竞争的考试价值观以及考试心理、考试道德等;考试文化的中层是考试制度文化,主要包括考试政策、法规、程序、规则、组织体系等;考试文化的外层是考试物态文化,主要是考试设施、设备,考试工具、用品,还包括物化了的考试劳动成果,比如考试试卷、考试资料、考试文件、考试证件等。前两者归为考试精神文化形态,后者属于考试物质文化形态的范畴。”或者认为“考试文化主要是指与考试有关或因考试而产生的各种意识形态、行为方式和社会制度等文化要素的结合体”“考试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属性、物质方面的属性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属性”。

  虽然现代考试文化的属性已与科举有很大不同,但当今的考试文化也被一些学者称之为科举文化,即考试领导教学、高考指挥棒功能、考试作用过分放大导致的文化现象。在一些学者看来,考试文化、科举文化是负面的称法。如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首席教授程介明认为:“考试的文化不改,教育就会停滞不前。这是东亚不同教育体系遇到的共同问题。”2007年9月30日,澳门教育暨青年局、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在澳门举办“教育名家系列讲座”活动,讲座的主题是“教育改革与科举文化”,这个主题是请平素不研究科举的程介明先生(时任香港大学副校长)提出的。他说之所以会想到用“教育改革与科举文化”作为讲座主题,是因为他经常应邀去台湾参加各种各样的评鉴。但是大家都发现,台湾的教改,最难改的就是“考试领导教学”,改来改去最后都会碰到科举文化,都与考试传统有关。尽管台湾大学联考已改为多元入学,但“考试领导教学”的现象依然严重,所以他深感教育改革必须和科举文化一起来探讨才行。

多数人对考试文化还是作中性解释,而考试管理界和考试研究界,对科举文化和考试文化的看法倾向于褒义。我们认为,对考试文化可以作如下释义:考试文化是指因考试而形成和衍生的文化,或者说是与考试相关的文化。考试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考试文化是指精神文明领域中相对于政治、经济方面的文化概念,它包括考试观念、考试制度、考试习俗、考试文学、考试心理等;广义的考试文化除上述狭义的含义外,还包括物质形态的考试建筑、试卷以及考试文物等。本文所论主要是狭义或严格意义的考试文化,即精神文明领域中的考试文化。

(本文转载于《中国考试》2022年第1期,未完待续)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