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学校落实“双减”

发布时间:2021-10-18 期号: 1580期

北京中学高级教师  李 明

 

   在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的过程中,我通过微信、电话、当面交流等形式调研,与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我认为面临三层次的困难。

   1.教师层面:面临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科学布置作业、教师刚开始对政策认识不清等问题。

   2.学校层面:面临如何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如何落实教师弹性工作问题、如何开始课程设计尤其是课后社团和管理、如何解决优质教师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教育教学资源可选择性有限等问题。

   3.家长层面:面临如何进行家校沟通、解决自身焦虑,及怎样加强对家长的引导等问题。

   具体到建议和实施策略上,我建议:

   一要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政策。要组织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特别是《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义务教育的素质教育和公益性原则,正确认识中小学生负担太重以及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等问题的严重性。义务教育应该坚持素质教育和免费、公益性原则,而不是把教育作为挣钱的手段。

   二要组织引导教师站住校园主阵地。减轻学生负担的根本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并做好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提升校内教育服务质量,提高学校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在校内都能学得会、学得巧、学得好、学得足、学得透。为此,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组织引导教师加强教学研究和设计。第一,读懂学生。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基础、家庭环境、个性化需要,做到因材施教。第二,读懂教材。要研究教材,制定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计划,增加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拓展学习和阅读。第三,读懂课堂。要把课堂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把每一节课上好,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听懂学会、学足学好,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心情舒畅,就会享受到学习的愉快和童年的幸福。

   三要组织引导教师设计高品质作业,让“双减”工作落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组织引导教师提高自主设计作业的能力,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精确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难度。保证作业的设计、布置和评价做到“三符合、一达到”,即符合课程标准、符合班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学生认识规律、达到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同时教师要下“三个功夫”,在作业的“教育性”上下功夫;在作业的“层次性”上下功夫;在作业的“趣味性”上下功夫。

   四要研究制定优质教师资源实现区域内均衡调配的具体措施。实现区域内学科资源及教师资源共享,关键是落实落细校长和教师轮岗制度,解决家长和学生的择校忧虑。建议建立合理机制,引导和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在区域内统一调配和有序流动,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在学校间和集团间的均衡分配,有效地解决学校间不平衡发展问题。

   五要加强学科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课程资源,建立学科资源库分类分级,通过菜单式链接,从而使学生和教师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学科资源若有限和低质,学生和家长就会产生焦虑,从而让课外补习机构有了可乘之机,增加家长负担。让学生有资源可选,也让资源能快速流向真正需要的人群。

   六要建立合作型家校联系机制。建议深度挖掘家校之间联系,形成利于学生成长的积极环境。挖掘课程,服务学生课后社团。学校可以通过对家长进行专业性培训,让家长既能积极参与学生成长,又能对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起到积极正向的有效配合。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