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反思自我调整

发布时间:2021-10-13 期号: 1579期

李昀卿

 

  “学习要敢于批判质疑,学会质疑了就学会了学习,就这么简单。”这是我高中班主任兼历史老师的一句口头禅,事实也证明听进李老师的话,跟着他的节奏、按着他的方法预习、学习和复习,学知识就这么简单。这简单的背后离不开李老师带给我们的思维训练。李老师经常说:“批判质疑,不是‘否定别人’,也不是‘求异思维’,而是要学会反思、学会自律、自导、自我调整。”高中阶段养成批判性思维让我受益至今,对学习有很大帮助。

  批判性思维让我养成制定目标做计划的习惯。高二分班后,李老师开始教我们历史课并担任班主任。记得刚开学他让班上的每位同学都制定一个新学期目标,以及若未达到目标将准备怎么做的具体计划。自从将自己写好的学期目标贴在班级的板报墙上后,每次课间我总会不自觉地回头往后看,看看自己离目标还有多远,最近是否按着计划在学习。当时我们都不是很理解李老师这么做的用意,到了大学后,随着学习和实习的经历渐长,我逐渐理解了做计划的重要性。提前规划不仅能起到督促和激励的作用,还能更好地帮助自己准确定位,寻找正确方向。进入大学后,班主任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不会再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太多交集,专业课教师也不像中学教师一样了解同学的全部情况并给予全方位督促指导,这时就真的明白了准确自我定位和计划的重要性。比如每节课程结束后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完成小组作业时的小组计划,组内如何分工,时间如何分配,预计效果如何;在组内找到自己的定位,即我个人在组内扮演什么角色,我的任务有哪些、完成度如何,下一阶段的任务什么时候开展,如何开展;这些计划和定位让我清楚知道大方向在哪,各个阶段需要做什么。记得大一结束的暑期,学校要求暑期实习,说实话一开始真的很迷茫,不仅自己专业课学的内容有限,而且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自我定位此时就很重要了,我先是回想了过去一年的专业课哪些科目学得比较透彻,成绩比较高,列出清单,从里面一个个地去搜索,最后还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实习单位,我觉得养成这种好习惯对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帮助。

  批判性思维让我养成做好总结的习惯。学习是一个知识积累和运用的过程,课堂上听讲是吸收。吸收的效果可以通过平时的作业和考试来检验。每次在做作业前先看看课堂笔记,把一天的知识回顾一遍。写作业过程中有不会或不确定的题目及时记录,便于课后向老师请教。比如数学学科的学习,有时面对大题进行到一半就解不下去了,我就会停下来把这道题的思路整理下来,课后有针对性地和老师沟通。其次是做好错题总结,把每次作业中的错题、考试中的错题进行整理,分析自己错题原因,是审题出现偏差还是粗心大意。每次大考后,都做阶段性总结,总结自己这段时间的表现、收获,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现在总结已经成为我的日常。

  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让我学会了通过阅读获取提炼信息并准确输出。“高考过后,你们学的知识可能会随时间而逐渐遗忘,但有一样能力是不会丢的,那就是阅读、获取提炼信息并准确输出的能力。”这是李老师反复强调的。李老师的课堂总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情境呈现去不断推进,与其说是在学习书本上的历史知识,倒不如说是在阅读,逐字逐句地阅读、分析,识出重要线索。信息(知识)要点就在材料里,就看怎样去归纳总结。课后我们做相关练习题,李老师也非常看重我们的解题过程,每次他都要看我们做题留下的痕迹,是不是按着之前反复强调的方法去分析理解题目、得出合理的结论答案。经过阅读训练,自己的阅读速度提升,提炼和输出信息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对阅读和把握要点、准确了解信息大有裨益。

  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让我拥有了历史思维。李老师在平时的授课和作业中都会有意识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让我们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构建知识网络。比较同一国家或地区先后出现的同类事件、人物,梳理出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比如比较分析中国不同朝代的科举制、中国近代关于救国道路的探索等。横向上把同一时期发生在不同地点的相似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揭示矛盾的特殊性。在复习阶段李老师以专题形式来梳理,比如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同为一个时代的思想家,他们在主张上有异同点;中国和日本近代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都曾受到西方侵略,都试图通过西学来探索救国之路,可历史走向却完全不同。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我认为核心是建立事物联系观,因为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孤立、零散的历史现象联系起来。印象比较深的是李老师在提到明代实行海禁的时候,会联系到那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来开展教学。

  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让我学会了自我梳理与调控。在高考冲刺阶段,李老师根据复习的不同专题让我们将对应的时间脉络梳理清楚,比如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可以围绕所处时期、发展阶段、产生的背景,影响进行梳理,借助时间轴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对每一独立专题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虽然在梳理时确实费时费力,但经自己梳理完会发现历史脉络清晰印刻在大脑中不易遗忘。按不同内容体系进行时间轴的梳理这种学习方法,在我读大学期间的一些专业课程学习还在沿用。敢于批评质疑,时时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监管,实现自我调控,让我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