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市“新高考作文试题”谈作文素材的积累

发布时间:2021-06-28 期号: 1567期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冯淑娟

 

  三、用“读写结合”方式积累写作素材]

  2021年北京卷“微写作”有这样一道试题:“文学名著中常有一些让人心生遗憾又给人启迪的人物。请从《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个人物,谈谈他(或她)为何令你感到遗憾,又带给你怎样的启发。要求:写明作品和人物,言之有理。不超过150字。”阅读这道微写作试题,注重对考生阅读积累和阅读认识的考查。试题要求考生谈谈作品中令自己感到遗憾的人物及其带来的启发,这个写作任务虽然没有明显提到“成长”这个词语,而“启发”本身就是考生思想上的成长。

  据此,我们发现2021年新高考微写作试题非常关注考生的阅读积累,注重考查考生的阅读认识和个性化阅读思考。教师将来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围绕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开展,还应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探究创新和语言表达等关键能力。

  1.对比阅读后“写发现”

  初高中语文教材中推荐了不少名著作品。针对这些名著作品,围绕“语用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为学生设计思辨性的写作任务,以此培养学生写作思维。我认为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是“对比阅读”,能够在“比较”中让学生形成对人物、时代和事件的深刻认识。设计对比阅读任务时,可以将同一部作品中的不同人物进行对比,也可以将不同作品中的不同人物进行对比。例如:阅读《红楼梦》 这部名著,围绕“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 的情节,细读描写两个人的内容,对比二人在性格上异同,让学生围绕性格形成的原因写出自己的发现。

  有时也可以围绕不同作品,对比两部作品中的人物。例如:《老人与海》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两部小说的主人公都给人以“硬汉”形象,让学生阅读并梳理书中 “主人公”遇到的困难,概括二人在解决困难上表现出的性格,然后写出一段议论性文字,字数在200字以上。

  “对比阅读”是名著阅读的一种有效路径。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梳理阅读内容,写出阅读发现,在阅读和写作中积累写作素材。积累的素材采用转换和迁移的方式,用在大作文写作中,能有效解决学生写作素材不足的问题。

  2.批注阅读后“写评论”

  2021年新高考作文命题具有多元和开放相结合的特点,针对试题的变化,作文教学也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特别是在阅读名著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根据阅读收获写出评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批判的眼光,还可以用议论片段写作积累写作素材。例如:阅读《骆驼祥子》这部名著之后,提供给学生几个写作任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评价,写出自己的看法,最后综合阅读发现写出片段。

《骆驼祥子》阅读与评论卡片

  此外,2021年新高考作文试题不仅以文字形式出现,还出现了漫画的形式,要求学生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此类试题考查考生认识与评价、鉴别与思考能力。漫画试题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认知空间和思维空间,充分调动其生活经验和思考,考生可以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挖掘出作文具有思辨性、形象性的主题。通过深入思考漫画内涵的方式,运用合理的表达阐述自己的观点。

  总之,2021年新高考作文试题积极回应时代重大主题,考查考生的阅读积累和认识生活的能力,考生利用积累的写作素材,在应考中借助迁移、转化的方式进行写作输出,这符合古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写作理念。今后,在写作素材积累过程中,我们会为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学生传承爱国精神,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时代需要出发改革写作教学,在积累素材的同时,提升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续 完)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