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明月  千古情

发布时间:2021-04-14 期号: 1546期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学生    孙玉婷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题记

  夜空是一池靛青色的墨水,而月光如同新研出的墨锭上的金粉,倾洒在半边天空。月亮,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中的独特符号。它不是岩浆冷却形成的玄武岩,也并非地球上的天然卫星。它是陆游眼中了然无辙的冰轮,也是苏轼笔下千里与共的婵娟。月亮把自己的光辉隐藏在律诗、散曲和长短句中,也刻在人的心中,历久弥新,代代相传。作为相传千年始终如一的寄托,它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含蓄而又内敛的情感。

  月是思念。《诗经》中有言:“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洁白月光映衬着月下美人,举手投足间的风流袅娜已足够令人为之沉醉。《月出》借明月之形,实则唤出了人们心中对于典雅高洁的向往。自此,月亮就作为经典的意象,缓缓流淌于无数文人墨客的笔尖。李清照写“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勾勒而出的是一个凭栏远眺的女子形象。月已西斜,而她仍然伫立小楼上,其情之深切或可窥见一斑。而“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之句,自月亮初悬于天之时,苏轼思念其弟苏辙之情便起,一直到月亮的影子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几近落下,无尽的思念之情仍如江水不绝。

  月是离愁。既有未见时的思念,自然也有分离后的愁楚。柳永仕途失意,不得已离开京城,于是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成为了千古绝响。倾世词帝李煜也偏爱用“月”来抒发心中的亡国之痛。于他而言,亡国不仅是土地被敌人占去,更有自父辈留下来的人才消耗殆尽之痛。他怀念故国,怀念故人,于是他写“春花秋月何时了”,写“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皓月当空,洁白的月光也是他曾经与大周后小周后共赏过的吧?可惜斯人已逝,美丽如周后,仁勇如林仁肇,俱已漫随流水而去,空留雕栏玉砌,诉说着当年的辉煌。当李煜登上西楼,心中是否也感慨万千?明月仍然是明月,静静流淌的月光如恒,可变化无常的世事终究是一梦浮生了。

  月是怀才不遇。苏轼被贬至黄州之时可以说是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劫难。在万念俱灰的当头,眼前所见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天地间只有弯弯的钩月洒下一片清辉,无声寂寥。他内心惆怅于乌台诗案的冤屈,自己对国家的一片热忱也无人理解,因而触景生情,眼中所见也不是当年皎洁无瑕的明月了,此时缺月更体现了他心中的遗憾与愁苦。再说当年的李白,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始终受人排挤,唐玄宗也并未重用他。李白一身抱负不能实现,心中惆怅,自觉孤独万分而无人能解,于是只好将心中的不得志寄予天上玉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苍茫天地间能共饮的竟只剩下了明月。心中的不得志无处倾诉,好在天上的明月高悬,或可稍作宽慰。

  月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怀。同样出自李白笔下,“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古往今来,有无数人想要飞升入月,但终究是徒劳一场,而明月依然用万里清辉普照尘世,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兴衰荣辱、时代变迁。今天的人未曾见过古时的月,而古时的月仍然照耀着今人。李白富有深思的诗句表达了他对人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所以更要珍惜光阴,把瞬间的美好定格在永恒。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那一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愧是有“孤篇压倒全唐”之美誉的《春江花月夜》,此处顶针续麻,多用“江月”意象,将空中皎月刻画得清俊疏朗之后,又连用两个问句抒发了自己心中对于时间的思考与感慨,其用意之深远,对后世文坛产生了一定影响。

  因为月亮的盈亏变化,世人又总将其与人间的聚散离合作一处联想。若圆月,自然联想到的就是阖家团圆,凡事皆美满之意。若为残月,则生出一些怜惜之情。于是每当钩月残月出现,都恨不得它快些圆了才好。可惜,月相盈亏终有定数,天下聚散亦如是。而我们能做的,只有循其规律,在有限的时间里尽自己所能,不为人生留遗憾。

  自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赏月而有感,思月而生情。月亮,承载着他们对己、对人、对世的情感。当落日余辉散尽,夜幕悄然降临,喧嚣繁杂的尘世也渐渐归于平静,月于此时翩然而至,并无耀阳般夺目的光辉,而是在宁静中将一片澄澈的光洒向世间。因其光芒不争不抢,天上繁星才得以被世人所知,于是星河一片,映衬万家灯火,月在云中穿梭,配以繁星点点,相映成趣。

  今时今日,当我们举头望向明月,眼前所见与古人笔下的是同一轮月亮,想来心中所思,又比古人更丰富多了。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