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 爱在心田

发布时间:2021-04-07 期号: 1544期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教师 王书海

 

  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人”,培养有理想、有情怀、勇于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毋庸讳言,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之一。

  从教30年来,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一名老党员,我认为培养学生具有爱党、爱国的情怀,除了要旗帜鲜明地加以倡导外,还要注重潜移默化的日常教育,使学生入脑、入心,进而化于行动。

  小演讲  大功效

  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话题可以选取当前的一些热点,比如“追星族”“感动中国人物”“青春无悔”“谈谈家风”“网络上有人诋毁英雄”等。我们的学生不应生活在真空中,做温室里的花朵,而应知风、经雨,关心家、国、天下事。实践证明,学生在短小的演讲中,不仅锻炼了口才,积累了写作素材,提高了思辨能力,同时也深深地激发了爱国情怀。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潜移默化的爱的教育要比口头说教更具说服力。

  小文章  大视野

  教材中的很多文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励着一代代学子。而由于年龄与阅历的限制,学生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往往是出于感性的、流于表面的。比如,很多学生崇尚陶渊明,写文章也爱引用他的名句。我在教学《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时总要让学生把自己的视野扩大开来,引导他们从陶渊明生活的社会背景,以及我们今天的时代背景来看待陶渊明思想的局限性。陶渊明是不幸的,而我们则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更应积极进取、永不退缩、珍惜当下,更加发奋读书,去迎接和创造美好的未来。

  读好书  养真情

  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这时期所读的书对一个人世界观的养成以及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中学生读书不能只求眼前的功利目的,不能只为考试、升学而读书。我们要大力倡导学生“真读书”:既“读进去”又“走出来”。既要读懂书的内容,又要读出自我,涵养性情。中学生好奇心强,叛逆心也强,且定力不足,易浮躁。为了避免读书活动流于形式,浅尝辄止,师生可以开展“读书与交流”活动,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进行探讨与交流。学生也可以深入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自身的兴趣,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审美能力和爱国情感。只有这样,《论语》《呐喊》《红岩》《平凡的世界》《边城》这些经典名著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田,在他们心中埋下爱的种子。

  文贵朴  质刚健

  中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写作习惯,树立积极的文风,这样才益于自身发展。由于视野狭窄、阅历尚浅,中学生写作易“杜撰”,多“套作”,好“标新立异”或“无病呻吟”。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要倡导、鼓励学生立足当下,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写出有时代感、有情怀、有思想、有温度的文章来。学生在讴歌“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同时,无形中也会提升自己的民族自信心,激发爱党、爱国情怀,进而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而奋斗。学生有了发自内心的爱,有了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是作为一名教师的神圣使命。任务艰巨,既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也没有捷径可走,更来不得半点虚假。教育无小事,良好的教育要讲究恰当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遵循教育规律,远离空洞说教,扎扎实实地化育于无形,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担当、爱党、爱国的合格人才。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