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瞬 明月千古

发布时间:2018-09-21 期号: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学生  刘芳华
  中国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中,传承着许多古老的习俗,中秋赏月便是其中之一。中国人对月亮有着特殊的情感。
  在古今诗坛上,月亮作为最圣洁醉人的意象一直是历代诗人的首选。大唐盛世,明月皎洁面颊上那轻盈而神秘的薄纱被一位才子悄然揭起。“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执酒对月,停杯一问,豪气满天。殊不知,他停下的这只酒杯却被东坡于宋朝遥遥接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连两问出口成章,一气呵成。自此,人与月的言语对谈便如深秋时节淅沥稀疏的细雨,点滴入心,连绵不绝。
  时光如水般悄然流逝。饱经风霜而又多愁善感的文人愿将这一腔心事托与明月。还是李太白,用一句再直白不过的“我寄愁心与明月”就轻松地掀起了“心寄明月”的潮流。以至后来,才激发后辈人的灵感,写下了像王安石“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经典的诗句。
  诗坛中的那轮孤月,千百年来一直默默聆听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的倾吐诉说,却在无意之间,被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撩拨了心语。然而,世人多沉醉于阴柔美妙的月光下,总该有人独醒于深夜,伫立于窗前。“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照晓穿朱户”。“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两句清醒而残酷的诗语再次从遥远的北宋传来,余音绕梁,在秋风中回响。月由心生,月本无情,不过是执着痴念的化身,仅此而已。晏殊、欧阳修用独特犀利的言语将这轮纯洁无瑕的圆月生生隔断在情感与意象之间,成为初秋时节里一道凉薄而阴寒的屏障,深深伤了明月一颗玲珑剔透的心。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月夜总是一如既往的寒凉,那是月亮在怀念它此生唯一的知己——张若虚。
  如果说前人对月的追问与遐思只是揭开了月亮神秘的面纱,那么一篇《春江花月夜》的问世便是灵巧地打开了月亮深沉而宽容的内心。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同样是追问,这尖锐深刻的两问却一针见血,一语道破明月千古心声。一代代不同思想、不同时空下的生命却只望这一轮共同的明月。后一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更是用月的视角看宇宙人生。流光飞逝,带走了多少个激情澎湃的人生?却又留下多少执酒对月的叹息声、临月而和的曲笛声。一轮亘古不变的孤月,用它轻柔暗淡的光辉抚摸着九州大地,却也在同时见证了无数生命的起始消陨、无数心灵的喜乐哀思。一轮明月映衬的是生命的轮回与延续、灵魂的超脱与永恒!
  执酒一樽,遥指高空,敬人生一瞬,匆匆百年;敬浩瀚宇宙,明月千古。
(推荐教师:侯晓晨)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