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 23年前的高考

发布时间:2017-09-06 期号:

北京市第一中学化学教师 唐延霞

 

作者简介:

  唐延霞,北京市第一中学化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曾就读于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曾任教于地安门中学、五中分校,任教期间担任了11年班主任工作。2004年到新疆和田地区支教一年半,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对口支援优秀支教教师”称号。2005年获得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园丁奖。多篇德育论文获奖。2014年北京市初中化学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唐延霞老师尊重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多年担任毕业年级教学工作,成绩令学生和家长满意。

 

 

  说起高考,会让人回想起堆积如山的课本练习册,挑灯夜读的青春不眠夜,亲如兄弟的老师和同学……高考,难忘的不仅是走进考场的忐忑和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喜悦,还有为之奋斗的十二年求学生活。

  特别的日子,铸就了特别的人生,作为经历了教育改革的一代,我们是走在改革浪潮前的人,是勇于探险和充满活力的一代。我进入高中时,迎来了16岁花季、17岁雨季、18岁成年季。

  1992年的东直门中学,校门朝东,小小的绿色铁皮门毫不起眼。这样的大门在我的心中神圣不可侵犯。每天早上迟到的学生会被拦在校门口逐一登记,然后被班主任领进去。那年的校门里有一棵高大的雪松伫立在花坛中,松树下存放着一任校长的骨灰盒。他长眠在那里,守护着他热爱的事业。

  教学楼很一般,楼道的一侧是教室,两头分别是男女生卫生间。说起卫生间,由于这所学校的前身是女二中,全是女生,所以女生卫生间很大。卫生间外还有很长的水池,可以容纳好几个人同时洗手或刷洗碗筷。恢复男女生合校后,问题凸显,男生的卫生间不够用。于是学校将男卫生间和女卫生间互换了。简单的换了牌子,可以想象,由此带来的不方便、乌龙事件笑坏了大家。一段时间后,牌子又换了回来。

  学生食堂单独在教学楼之外。每到上午最后一节课,班里靠着后门的男生会早早拿出饭盒,欠着身子,等着老师喊下课。随着一声“下课”,会听到楼道里哐哐当当勺子撞击铝饭盒的声音一路冲向食堂。在日复一日的平静生活中,我们享受着高一和高二的轻松闲暇。不知不觉,高考越走越近,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我们这些聒噪的小鸟拘在了里面。

  每个参加过高考的人,准确地说是为高考奋斗过的人,都忘不了高中三年为高考准备的日日夜夜,忘不了和同学老师共同探讨问题的争论妥协。在这里,特别要提到对我日后学习和工作有很大影响、也是我最尊敬的化学老师——崔希桐老师。

  崔老师身材魁梧,声音洪亮,板书写得字大工整有气势。他可以把整个黑板的边边角角都写满,尤其是黑板最上方,每当我值日时总要跳着脚才能擦干净。崔老师上课时没有多余的话,讲解细致生动,经常用表格帮我们整理归纳知识点,对比相关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他大手一挥,可以直直地画出半个黑板的表格。没有多媒体教学的辅助,那时的老师都是靠一支粉笔讲解重点难点。直到现在,我还存留着两本厚厚的化学笔记。随手翻来,笔记本中不仅珍藏着我热爱化学的一颗心,更显示出崔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对化学教学的严谨态度。小小笔记本记载着崔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7年后,当我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化学老师时,再翻看高中时期的化学笔记,不禁惊叹于那时的学习内容比现在难得多。仔细研究笔记本上的点点滴滴,崔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对我有很大触动。当我任教初三时突然发现,我的教研员是崔老师。我和崔老师得以再续师生缘。崔老师为我指导全区公开课时,仍像当初他教学生一样,细致认真,理论指导加上亲自示范,使我第一次全区公开课获得成功。他办事认真有条理,对人开朗乐观有原则。他对待困难“想办法有方法”的精神也鼓舞着我。可以说,高中三年,我收获了一位名师的指导,实属幸运,荣幸之至。

  除了化学课外,那时的课堂也是丰富多彩。我们并没有被繁重的课业拖累。当然,我们还接触了一些让人“惊心动魄”的生物。我们亲自解剖鱼、青蛙、兔子。我按照要求用剪刀剪开兔子的肚子,现在我都不敢想象那时胆小的自己如何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只记得当兔子被开膛破肚的一瞬间,我落荒而逃了。其他学生喜欢的体育课却是我永远的“痛”。记得冬季早操要跑步,我们要绕着学校外边的二环路跑。这对我来说简直是极大的折磨。看着有的同学偷偷抄近道,我欲哭无泪。不是我不想抄近道,是因为想要抄近道就要蹦上一个很高的台子,而我蹦不上去。临近高考,别的同学在教室里复习功课,我却在操场上跑步。以至于回想起来,留在记忆中的只有我孤零零在操场上气喘吁吁跑步的身影。就这样,在快乐和不快乐中,高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当时高考要提前填报志愿。班主任询问全班同学有没有打算报考师范院校的,没人回答。我默默地想,我要当老师,我要做和我喜爱的众多老师一样的人,我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人。于是我毅然决定报考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

  复习生活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同学们互相勉励。我们在一次次模拟考试中越战越勇。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语文老师听说要考毛泽东诗词和重要文章,于是让全班同学每人准备一本红色小书,里面是毛泽东的三篇重要文章。教室里、楼道中、操场上都是大家背诵的身影。那时我自恃语文成绩好,要腾出精力复习物理,所以没背诵课本以外的毛泽东诗词。虽然拿到高考试卷时暗自庆幸没考毛泽东诗词的默写,但后来我发现自己不只是错过了最佳记忆时期和学习经典诗词的机会,更失去18岁时能和伟大领袖一起激扬文字的机会。

  7月的北京暑热难耐,紧张的复习生活使我焦躁不安,期盼着高考早点到来。考前一天是世界杯足球赛。我依稀记得最后是精彩的点球大战。我偷偷看完比赛的后果就是失眠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一遍一遍重复着进球欢呼的场景。

  7月7日终于来了。天公作美,下着小雨,给酷热的北京带来了久违的凉意。我至今忘不了走进考场时虽忐忑不安、却兴奋亢进的心情,忘不了看到试卷时如释重负坦然面对的淡定,忘不了看着考场外的雨滴敲打着窗台脑海中构思着作文的场景。高考作文是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我基本两点一线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怎会有深刻的体会?怎会有勇于尝试的精神?

  两天半的高考在雨中进行着。这场雨给烦躁的考生和家长带来一个清凉的高考季,也助力怕热的我发挥正常。最后一门外语考试结束后,天空突然放晴,似乎预示着美好的一切即将开始。

  每每和同学聚会,说起高中生活和高考,都有“青葱岁月一去不复返”的感慨。虽然一个人的记忆已经模糊,但总会在他人一句不经意的话语中想起很多很多。通过高中生活,我找到了至今仍紧密联系的好朋友。高中的生活使我真正意识到同学之间的情谊是不掺杂任何功利心的。高中的生活注定是为了高考展开的。

  那么高考是为了什么呢?高考之于我,注定了我一辈子的事业,注定了我一辈子要成为怎样的人。可以说,高考是决定我一生命运的关键。

 

“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征文启事

  征文要求如下:

  1.来稿者为恢复高考制度后参加过高考者。

  2.文章为第一人称自述文。文章讲述真故事,抒发真情感,有细节描写,能感动人心。

  3.篇幅在3000字之内。

  4.来稿文章写明作者姓名、单位、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请随稿提供3至4张本人当年高考时与近期照片,并附个人简介,300字内即可,可写个人经历、著作等。

  5.征稿即日开始,2017年12月31日止。来稿择优刊登。

  来稿请寄:E-mail:Esther0329@yeah.com或zongbianshi@bjeea.cn

  报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A座 北京考试报社总编室收(100083)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