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 “落魄状元”胡旦

发布时间:2011-11-09 期号: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研究生 陈 鹤

  在一般民众的眼里,科举考试考中“状元”的人,必定从此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事实也的确如此。就宋朝的情况而言,320年间一共产生了118位状元,其中就有吕蒙正、王曾等多位状元登上宰相一类的官位。宋人将这一现象戏称为“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所谓“龙虎榜”即“进士榜”,“凤凰池”就是“宰相府”。然而,宋朝也有这样一位状元,他博学能文,下笔成章,却仕途坎坷,少有建树。这位状元便是胡旦。

  胡旦,字周父,今山东滨州人,其名字来源于西周的大政治家周公旦,由此可见其家人对他的期望。胡旦“少有隽才,博学能文辞”,年少得志,难免恃才傲物。胡旦的父亲曾任知县。一次,同为青年才俊的吕蒙正(946—1011年)来到该县游学。胡氏父子十分冷淡地接待了这位青年人。有人向胡旦说,吕蒙正工于诗文,应当好好款待。胡旦便问,他诗中有何佳言警句?那人举出吕蒙正的一首诗,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胡旦大笑:“不过就是一个‘渴睡汉’罢了!”吕蒙正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立即离开了这个县。就在第二年(977年),吕蒙正考中了状元。吕蒙正托人向胡旦传话:“‘渴睡汉’状元及第矣!”胡旦一听,立刻说道:“要是我明年只能考第二名,就算输!”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胡旦赶到首都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参加宋太宗即位以来的第二次殿试。九月初一考试正式举行,地点仍沿用“讲武殿”。考试题目为《不阵而成功赋》、《二仪合德诗》、《登讲武台观习战论》。这是首次采用三道题的考试模式,以前只考一“诗”一“赋”,现在则增加了一“论”。胡旦才思敏捷,文不加点、下笔如飞,写出来的文章大获主考官的青睐,因而被宋太宗钦点为状元。这次考试一共录取74名进士。宋太宗还意犹未尽,又分别向胡旦等新科进士赏赐绿袍、靴子、笏板等物品,从此新科进士又有了一个新的代名词——“绿衣郎”。

  考中状元后,胡旦被任命为将作监丞、通判升州(治今江苏南京)。“将作监丞”是“寄禄官”,主要用于标明该官员的官品和俸禄,“将作监丞”的官品是从六品下,每月的俸料钱是一万。“通判”则是胡旦的“差遣”,即实际职务,其主要工作是辅佐知州并监察官吏。由于此后长期没有得到重用,胡旦十分不如意,决心依靠投机登上高位。在宋太宗病逝之际,他伙同宦官王继恩等人,试图拥立其他人为帝,反对宋真宗登基。结果遭到宰相吕端的坚决制止,没能得逞。从此,胡旦在政治上一蹶不振。

  宋真宗念他是饱学之士,并未赶尽杀绝,只是将他贬出朝廷,不再重用而已。后来又因为双目失明,胡旦不得不致仕(退休),在襄州(治今湖北襄阳)闲住。耐不住寂寞的胡旦不甘心就此退出政治舞台。他不顾双目失明,毅然来到首都开封府,请求面见宋真宗。其目的无非是改善和真宗的关系,进而重回中央政府执政。宋真宗念他年老失明,答应了他的觐见请求。宰相王曾和同僚商议说:“胡旦这老头伶牙俐齿,一旦和皇上对话,一定会妄议朝政。”于是首先向宋真宗提议说:“胡某人双目失明已久,一旦到皇宫中来,必定不能适应宫中的礼节,难免举止失态,引人笑话。不如先让他到宰相府来,问明求见的原因。”于是宋真宗派人向胡旦传话:“先送胡旦到宰相府,如果有所请求,就在奏章中报告。”胡旦极其失望,只得先去宰相府谈话。宾主双方落座之后,王曾问道:“老先生的眼睛近来好些了吧?”胡旦答道:“近来略好些,但看各位相公只能看清二三分。”王曾又问他来都城的目的,胡旦坚持要面见皇上才说。这时有宦官传达宋真宗的旨意,要他在奏章中说明情况。见此情况,胡旦不得不说襄阳地处偏僻,无书可读,请求皇上恩赐一些书籍。诸位宰相立即表示:“这事一定能办成!”急忙用劄子向宋真宗呈报。真宗也很快批准,但不同意胡旦的见面请求。心灰意冷的胡旦回到襄阳后不久便去世了。他的子孙非常贫困,没有安葬他的棺木。直到很多年后,才由襄阳的地方官员出面,主持胡旦的丧葬事宜。

  平心而论,胡旦学识渊博,极富才华,但他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而且投机取巧,希图高位,最终铸成了他落魄的结局。胡旦的人生经历,不正昭示着“德才兼备”的重要性吗?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