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探究 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方向

发布时间:2011-08-01 期号:

周欣

  我国教育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新的形势,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完全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求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都要靠改革。但是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掀开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全国教育工作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惑人们的许多重大理论性、政策性问题,描绘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

  《教育规划纲要》把教育改革创新作为重要内容,作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就是温家宝总理讲的,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对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特别强调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创新,并将其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和重点,要求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和人才评价制度三个方面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同时要求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和教育内容、手段及方法。

  专家在解读《教育规划纲要》时提出,把人才培养体制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新的改革阶段的客观需要。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是针对我国人才培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包括评价制度中的弊端提出的。在人才培养体制,包括人才培养评价体制中,优点和弱点是并存的。目前的人才培养比较强调基本标准,比较注重学历角度上的培养,且学生们可以得到较全面的培养,但是对一些有特殊才能学生的培养却明显不足。在评价上,也是从知识掌握的角度评价较多,能力及其他素养评价较少甚至没有。因此,学习水平的考试成为质量评价的最主要方式,包括高考选拔中也是这样进行的。这种导向,对学生来讲,其学习水平、知识的掌握成为最重要的内容,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将会不足,对教师来讲则会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略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如果未来高考的模式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为基础,辅以必要的入门考试,那么学生的学习将不再局限于知识的掌握、学习课本知识能力的高低,也不再是单纯的学历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再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各种有效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人的发展将是多途径、多渠道的。评价制度也将逐步完善,将会从单一考试走向多层面、多角度的综合评价,体现评价的全面性。

  那时,无论是高考还是高中会考,其考查范围将不会仅限定在课程内容上,可以更加广泛,充分展现学生的各种能力。那时,全社会对高考将不会像现在这样给予高度关注,也不会讨论高考命题是难了还是容易了,高考只是作为学生继续接受高一级教育的一个测试。高考录取也将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日常工作,不再出现招生中是增加更多的自主权还是增大限定范围等问题。

  但是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要改变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是必须进行的。考试招生制度是培养选拔创新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机制,关系着未来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考试招生制度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反映保障教育公平的基本制度。考试招生制度如何改革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分类考试可以将现在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细分为几类,分别组织考试。综合评价将使人才培养实现两个基本目标:一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均衡的培养,达到成才的目标;二是让那些有特殊才能的、优异的或者拔尖创新人才有更好的通道,能够更好、更快地成长。多元录取则是对待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选拔,多渠道、多途径遴选各级各类人才。

  采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将会逐步改变以单纯的学历教育目标培养人才的模式,将学生从应试教育带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为学生潜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良好的考试招生制度也将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树立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多样化人才的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化发展,以系统培养的理念,让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让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密切配合,让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有效合作,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