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 “六首”状元黄观

发布时间:2011-06-29 期号: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研究生 李 凤

  今人拟古,多称高考第一名为“状元”:全省第一称“某某省状元”,全市第一称“某某市状元”,甚而某镇某村,某校某班,但凡第一,也都称作“状元”。事实上,在凡事讲究“正名”的科举时代,不同级别的考试,发榜后的不同名次,其称谓都有严格的规定。明清时期,“状元”特指殿试第一名,依次而下,会试第一名称“会元”,乡试第一名称“解元”,院试、府试、县试第一名则通称“案首”。科举之途艰险非常,考个“状元”已属不易,连中“三元”则尤为难得,至于从县试到殿试,六战六捷,六获第一,那就更是凤毛麟角了。明代的黄观,据传便是这样一位科场奇才,时人称其“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黄观,字伯澜(一说澜伯),又字尚宾,池州府贵池县(今属安徽)人。其父黄古入赘许家,是以黄观早年随母姓许。直到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黄观升任礼部右侍郎,方才奏请恢复本姓。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黄观以贡生入太学,同年八月,在南京应乡试,中解元,次年应会试,中会元。同年,黄观参加由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的殿试,他在策论中极力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无扰,边境无虞”,从而深得朱元璋的嘉许,取为状元,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连中三元”者。至于其是否斩获院试、府试、县试的“案首”,除了“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的传说,却没有更进一步的史料佐证,至今还是科举史上的一宗疑案。而这宗疑案的产生,除了级别较低的考试在记载上不如会试、殿试登科录详尽,更重要的,恐怕和黄观在“靖难之役”中死节的事大有关联。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其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对前朝官制多有更改。黄观被任命为礼部右侍中,地位仅次于尚书,与方孝孺、黄子澄等,都是建文帝颇为倚重的股肱之臣。燕王朱棣拥兵自重,入朝不拜,黄观密奏建文帝扣留燕王,称“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无奈建文帝优柔寡断,不听劝谏,纵虎归山,终于酿成大祸。燕王归去后,在北京起兵,发动“靖难之役”。黄观草拟诏令,要燕王罢兵归藩,束身谢罪,言辞甚为激烈。燕王大怒,从此怀恨在心。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从馆陶渡黄河,直取南京。城破后,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即位,一边命人密访建文帝下落,一边开始大规模清算前朝旧臣,拟定了一份50多人的“奸臣”名单,包括方孝孺、黄子澄等,黄观名列第六。其时黄观正奉召溯江募兵。有传言称传国玺在黄观处。朱棣遂命人追捕,并抄了黄观的家,将黄妻翁氏和两个女儿逮捕起来,发配给驯象的奴隶为妻。面对这种侮辱,翁氏早有死志,故将钗钏首饰都交给象奴去换酒,趁机带着两个女儿和十余名家人投河自尽。

  黄观溯江而上募兵,行至安庆时,从下游溃逃的士兵处获悉燕王即位,大势已去。他对众人说:“吾妻素有志节,定不受辱而死!”为其招魂,葬之江上。就在这时,朱棣派来的追兵赶到,对黄观说:“入贺新朝,即可安然无恙。”黄观镇定自若,谎称要预习一下朝见新君的礼仪,于是穿上朝服,东向而拜,投江自尽。船上的人急忙打捞,奈何水流湍急,只捞到一顶帽子。朱棣听闻黄观自尽,令人用草扎成人形,并穿上衣服,戴上黄观的帽子,于闹市处寸寸铡碎,并逮捕黄观党羽百余人下狱。不仅如此,朱棣甚至还删改了登科录,将黄观的名字划掉,试图彻底抹杀这位科场奇才的光辉。帝王的雷霆之怒,导致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公私史家对黄观其人其事都讳莫如深;相反,在民间,关于这位“烈士”的传说却越来越多,越来越神。这恐怕才是民间盛传的“六首状元”却找不到足够史料佐证的根本原因。

  作为一个“连中六首”的科场传奇,黄观的“政绩”平淡得多,洪武、建文两朝,都未见有大的建树,直到“靖难之役”的危急关头,也只是奉命行事,并未表现出指点江山、力挽狂澜的能力和气魄。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平庸的亡国之臣,只因罗刹矶边的纵身一跃,尽了人臣之节,全了忠义之道,从此便注定要留名青史。而自负雄才伟略的燕王朱棣,即使夙愿得偿、坐拥天下,却终究免不了乱臣贼子的骂名,这就难怪他要恼羞成怒、赶尽杀绝了。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