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榜传家

发布时间:2011-04-25 期号:

南昌大学 吴根洲

  元朝末年,为了躲避战乱,缪全一率领全家从常熟小山桥迁居江阴县白鹿乡东兴里(现在的江苏张家港杨舍镇棋杆村),为了区别其他缪姓,号称东兴缪氏。明清600余年间,东兴缪氏的后裔散居在江南各地,形成了阚庄、吴门、江城、周庄、詹文桥五派。在明清历史上,东兴缪氏出现了许多进士、举人,其中的吴门派最为突出。居住在苏州城吴县的吴门派九世孙缪国维一支先后出了10名进士,人称“十榜传家”。

  缪国维是吴门缪氏的第一个进士。出生不满一个月,缪国维的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张氏将小国维寄养在外祖父家里,并让他随母姓张,后来中进士时皇榜上名字仍然叫张国维,直到他的母亲去世多年以后才改回姓缪。缪国维在贫苦中勤奋求学,从17岁中秀才、26岁中举人到36岁考中进士,一步一个脚印,为家族打开了科举的大门,也为家族奠定了勤奋求学、淡泊仕途、重视孝道、造福乡里的门风。

  本来,缪国维考中进士以后被派往福建的南安县担任知县,但是他考虑到母亲年纪大了,离家太远不方便赡养,所以他就申请到离家近一些的宁国府(现在的安徽宁国)担任没有多少“实惠”的官学教师。后来,因为宦官把持朝政,缪国维干脆就辞职回家赡养母亲。母亲去世之后,他为母亲守孝满3年后才重新为官,后因为脾气耿直,得罪了巡抚被罢官。回到家乡以后,缪国维过上了淡泊的生活,每当遇到灾年,他都积极救济乡里,因此在当地威望很高。

  缪国维有两个儿子,小儿子缪慧远在顺治四年考中进士,曾经在山西的寿阳担任知县,也是因为性情耿直得罪了上司而称病归乡。缪慧远有两个儿子,先后考中进士。缪国维的大儿子叫缪慧隆,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而是专心教育自己的儿子缪彤。缪彤在康熙六年考中状元,因为不喜欢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不到10年,就以父亲生病为借口告假回家了,从此不再出来为官。缪彤知识渊博,德高望重,他非常热心地支持家乡的文化教育和社会公益,在家乡创办了一个书院。

  缪彤的大儿子叫缪曰藻,康熙五十四年考中榜眼。科举考试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意思是好比一个鼎的三只足。缪彤、缪曰藻“父子鼎甲”,这在科举时代是很少见的。缪彤的二儿子缪曰芑后来也考中了进士。缪彤的这两个儿子也都很孝顺,不爱当官,先有哥哥以母亲年迈为由永久性辞官,后有弟弟在为母亲守孝期满也不再当官。缪曰藻的两个儿子缪遵仪和缪敦仁在乾隆初年连续考中进士。缪遵仪原本被安排到外省当知县,他不忍心远离父母,于是请假在家侍奉老人。有一次,他母亲得了一种怪异的病,他就潜心研究医术。待到给母亲治好病的时候,他竟然已经精通了医术,干脆开始当医生了,后来还成为苏州的三大名医之一。

  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缪国维考中进士,到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缪敦仁考中进士,近140年间连续五代共考中九名进士,诗书传家。100多年后,缪敦仁的曾孙缪嘉谷又考中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

  吴县缪氏进士之多、科名之高令人艳羡。然而,他们大多直到35岁左右才考中进士,缪遵仪当时最年轻,也已29岁,状元缪彤更是10年之间连续5次会试才考中,时年41岁。所以说,功名的背后渗透着缪氏备考的艰辛与毅力。

  从缪国维开始,缪氏子孙个个孝敬父母,不热官场,都是早早地辞官回乡,担任的也都是小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除了缪慧远的两个儿子生卒年份不详外,其余8名进士活的岁数都不小,年寿最少的缪嘉谷也活到了58岁,缪国维活到61岁,另外的6名进士都活到了70岁以上,其中缪遵仪85岁,缪慧远86岁,这在“人到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社会极为少见。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