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 道光进士魏源的眼界

发布时间:2011-01-19 期号:

北京市育英中学高级教师  齐丽娟

  魏源在大清国的官场上其实是个小人物,15岁考中秀才,28岁中举人,52岁才考中进士,最高官阶也只是个知州。他为官一方,虽有治河惠民之功,却无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功勋,惟有在治学成就与治国思想的眼量上堪与林则徐比肩。
少年魏源“腹内孕乾坤”
  大凡英雄浩然正气多养成于少年之志。魏源少时家道中衰,六七岁始入私塾读书,他聪颖好学,“昼夜手不释卷”。九岁那年,他到邵阳县城参加童子试,展露少年锐气。县令见他眉宇间透着灵气,遂想一试他的才气,便指着桌上画有太极图案的茶杯说“杯中含太极”,小魏源无意中碰到了怀中临行前母亲备好的烙饼,脱口而出“腹内孕乾坤”,县令拍案叫绝,忙问“何谓乾坤?”魏源答道“天地谓乾坤,我吃了怀中这两张麦饼,就要考虑天下大事……”足显少年胸中大志。
中年魏源仕途坎坷
  魏源的仕途极为坎坷,人生中最为宝贵的时光尽作他人幕僚和为科举忙碌。大清朝自实行“摊丁入亩”以来人口快速递增,应试者的数量不断增加,而科举选拔人才的比例并未增长,考试题目与录取方式,也与这个变化的时代毫无关系,足见读书人科举成名的路有多么艰难。魏源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大环境中未免落入窠臼,读儒家经典、写八股文章、入京城会试不第、捐中书舍人候补、做高级官吏僚属等等。他的满腹才华、他的经时济世之志被腐朽与沉沦淹没着、剥蚀着……但一个爱国者的情怀是不易随波逐流的,他曾在《晓窗》一诗中这样表达自己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人生短促,时不我待。仕途的不顺,未尝使他忘记自己的箴言:“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谋救时方。”
“小人物”的宏阔眼界
  魏源的坎坷仕途使他始终挣扎在社会的底层。民间的疾苦、社会矛盾的丛生萦绕心怀,鸦片流入的毒害、官场倾轧的腐败令他捶胸顿足。早在鸦片战争到来之前,在他的文章里经常有如此描述:没有一年,我们不担忧黄河水的泛滥;没有一年,我们不提高治理河道的资金;而且一些从来没发生过的事也发生了,鸦片在国家四处蔓延,白银则不断外流……他的经历和社会地位使他对现实问题的捕捉更敏锐、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更深刻,一个头脑清醒、洞察力敏锐的思想家会给当时的大清国提供怎样的济世良方呢?
秘方一:要了解西方
  中国与世界隔绝太久了。统治者们沉睡在“中央之国”的龙椅上傲世一切,不屑于与四方“蛮夷之国”交往。英国的马格尔尼使团将工业革命的成果作为寿礼进献给乾隆皇帝,却被视为“奇技淫巧”搁置库房深深的角落里。乾隆在给英王的敕谕说中傲慢地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一扇与西方进行通商贸易的大门关闭了,一次与世界潮流相遇、顺流前行的机会丢失了。就是这样一个狂妄自大对世界毫无所知的帝国,被“虾夷岛国”用炮舰打得灰头土脸,割地赔款卖国求安。亲身经历过鸦片战争的魏源了解世界的愿望极为强烈。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西方资料,提审战俘、访问去过西洋的人,写成《英吉利小记》。他认为要战胜敌人必先了解敌人,“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不悉夷势不可以行军;不悉夷情不可以筹远。”
秘方二:发展工商业
  两千年亘古未变的“重农抑商”政策,稳固了小农经济,稳固了专制统治,却禁锢了手工业、商业的手脚,导致民穷国弱。魏源大胆提出“富民”是“一方之元气”,利民才能利国,民富才能国富。他认为发展农业是“本富”,手工业和商业是“末富”,在鸦片战争的重击之后,他又提出发展“本”“末”的轻重缓急当以“货又先于食”,即当务之急是发展“末”和“货”(手工业、商业),这在“重农抑商”的涛声中不啻一声惊雷。
秘方三:“师夷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的炮声震碎了无数中国人的梦。在撰写《英吉利小记》的过程中、在编纂《海国图志》的日子里,一条向西方学习的路径渐渐在魏源眼前清晰。在国人昏睡的漫漫长夜里,他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怒吼:“师夷长技以制夷”。即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他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曰战舰,二曰火器,三曰养兵、练兵之法。”承认自己的不足,向西方学习,在今天看来,这是极普通的主张,没有人会对此大惊小怪,但在魏源生活的时代,这可是石破天惊之论。如果说“师夷”能反映出一个人开放的胸襟,那么“制夷”闪现的是一个人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愫。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只要“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艾三年而蓄之,网临渊而结之”,脚踏实地地把西方先进的东西学过来,中国定能“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成为像欧美那样的富强国家,这是何等的眼量!只可惜他的《海国图志》被束之高阁少人问津,被当朝守旧官僚讥讽。
  苏格拉底曾说过: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我都愿意做雅典人的牛虻。虽然魏源不能像苏格拉底那样“为信仰赴死如散步”,但他以非凡的眼光洞悉国运;以惊人的胆识发出呐喊,足以令世人敬佩不已,后人梁启超盛赞《海国图志》所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其影响也深远矣!
(2011.1.19)(622期)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