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热的冷思考

发布时间:2010-08-25 期号:

祁雪晶


  眼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笔者不禁思索到一个沉重的话题——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究竟实效如何?在这一片火热背后,又有哪些问题存在?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或自身特长在学期或假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过程。高校开展社会实践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大学生全面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过程出现的种种问题也让人忧心忡忡。
  笔者曾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评审会的评审人员,也做过社会实践的指导老师,耳闻目睹了诸多社会实践之“怪现象”,希望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关注:
  “怪现象”之一:内容雷同,社会实践“扎堆儿”。笔者在看学生上报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材料时发现。很多项目的主题、内容基本一致。例如支教依旧是社会实践的“主流”项目。再详细看许多支教活动的组织者未能从地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策划支教方案。策划工作缺少前期调查,与接收单位缺少事前沟通和交流。难免会给活动接收单位带来种种麻烦和责任,需要在暑期中组织放假的中小学生来上课、还要准备各种接待条件。有的支教内容仅仅是课堂内容的再现,无疑变成了变相的暑期“补课”。如此以往,久而久之,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难免会淡化。
   “怪现象”之二:追求短期行为,搞“游击战”。多数实践队伍与实践接收单位未建立固定的业务联系和稳定的实践基地关系,临时性的活动多,长期性的实践基地少,使社会实践难以持续长久地进行,大大减弱了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很多实践队伍追求面广,今年去贵州、明年去青海、后年去云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搞“游击战”。几天的时间简单地参观调查后便草草收场,假期响应号召临时做的热热闹闹,平时不抓不问变得冷冷清清。这样未免让实践接收单位觉得社会实践活动本能够借助大学生的力量“下马种花”,谁知变成了“走马观花”。
  还有许多深入边区民族地区的实践项目,实践队员充满热情,但准备却不充分,盲目地认为实践地的民族地区非常落后,摆出一副先进文化代表的姿态去对当地的群众进行所谓的“扶持”工作。在笔者看来,完全是“好心办坏事”。边区民族地区情况复杂,许多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实践队员并不是很了解。难免会出现一些应急事件,实践队员年纪普遍偏低,处理应急事件经验不足,出现各种问题也是大有可能。
  笔者无意否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只是衷心希望广大大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真正地把自己融入社会的最基层,细心筹备、认真履行。多写出像清华学生李强“乡村八记”那样的好文章。真正为社会作贡献,为自己积累经验,我想这才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